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丑化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丑化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史记》在丑化刘邦吗?恰恰相反,司马迁对刘邦是非常佩服的,刘邦在他心目中,绝对比汉武帝伟大一百倍。刘邦绝对是司马迁所喜欢的那种皇帝,他不喜欢的是汉武帝,《史记》得罪的也是汉武帝。
现存的《史记》是没有《武帝本纪》的,早被销毁了,现在的《武帝本纪》是后人补的,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体现不出我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的功业到底在哪里!
然而刘邦是司马迁所喜欢那类伟大人物,不拘小节,喜欢喝酒,喜欢女人,“好酒及色”,日常生活很有活力,不是一板一眼的装腔作势,而是很有情趣又讲感情的人,历来的皇帝,没几个讲感情的,但刘邦被司马迁写得很有人情味。这么可爱的刘邦,居然被理解为“丑化”,真是有些人的审美出了问题!
《高祖本纪》中的刘邦,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装”的一个皇帝,高兴时是真高兴,生气时是真生气,没办法了就耍无赖,成功后也自鸣得意,但却心里装着人民(仁而爱人)。
司马迁写刘邦到咸阳劳动(常繇咸阳),看到秦始皇出来视察工作的壮观场面,刘邦的表现是,“喟然叹息”,然后说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真话。试想如果后来的历史学家写这段,一定会写成:革命家刘邦同志看到***头子秦始皇如此讲排场,出个门也这么劳民伤财,必定正色大骂秦始皇的腐朽作风的。
司马迁是私下写作的《史记》,他自己知道书里的内容过于敏感,害怕被毁掉,所以写完之后没有公开,并且保存了两份文本。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把《史记》公开,并且大力推广这本书。不过《史记》在汉朝流传并不广,很快就被朝廷封禁了。因为里面记载了很多***秘闻,比如一些对刘邦形象不利的事情。但***的是,《史记》并没有被毁掉,而是一直保存在***档案馆里,只有少数宫廷文人能够翻阅(比如班固这样撰写历史的官员),其他人是看不到的。不过《史记》的名头在汉朝挺大的,很多人都想一睹这本书的内容,但却无法看到。等到汉朝灭亡之后,这些禁忌就不重要了,大家自然能够自由的阅读《史记》了。
首先要弄清楚《史记》到底有没有丑化刘邦?其次才能说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
关于第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丑化刘邦,因为司马迁家族几代都是史官,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史官秉笔直书的传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信息是比较可信的。
有人说因为司马迁为李陵投降事件辩护,受到了牵连,在汉武帝时受到了宫刑,所以对刘氏江山有很深的怨恨;因此在自己的著作中刻意丑化刘邦和汉武帝。但是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史记》中所记载的,都是基于事实客观存在的,虽然由于是个人著作原因,不免带有一些个人的感***彩,但是大体上了,还是基于事实的,因为司马迁不会拿自己家族传承几代秉笔直书的史官的精神传承,来报复个人的私怨。如果真的是为了报复刻意丑化,我相信这种品格的司马迁,是写不出这么一本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来的。
其次,《史记》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除了司马迁早有防备,准备了两套,以防被毁外,还要感谢汉宣帝。
汉宣帝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原来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就是在许多电视中有出现过的刘病已,后改名刘询,是开创了“昭宣盛世”的有名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时文风开明,而且最重要的是,汉宣帝全族几乎都被汉武帝在晚年的“巫蛊之祸”中所杀,从内心对刘氏没有什么好感,正是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才把《史记》献出来给汉宣帝,汉宣帝读过之后才允许《史记》正式流传于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丑化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丑化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