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阿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阿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给你篇800字的,你改改就好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 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 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张绍张绍,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尚书仆射,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次子,继承其父的西乡侯爵位。于蜀汉灭亡后降魏,受封为列侯。历史传记 蜀侍中、尚书仆射。父飞为车骑将军。景耀六年,魏大兴徒众,征西将军邓艾临成都。后主遣私署侍中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缓,***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绍、良与艾相遇於雒县。艾得书,大喜,即报书,遣绍、良先还。及归魏,绍封列侯。历史年表 张绍,三国时涿郡人,张飞次子,张苞之弟,官至侍中尚书 仆射。 263年,刘禅降魏,派张绍向邓艾递送降表。 264年,张绍随刘禅到达洛阳,封列侯。演义传记 蜀侍中。景耀六年,征西将军邓艾临成都。后主令谯周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等赍玉玺来雒城请降。艾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玉玺,重待绍等。后姜维事败身死,后主赴洛阳,绍等跟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阿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阿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