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概括,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概括5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先秦明清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经过多长时间?
  2. 先秦至明清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
  3. 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思想?

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经过多长时间

秦代之后,王朝的寿命明显变短。从秦到清,中国历统一王朝的寿命都远低于三代。我们来直线数一下,秦朝的寿命是15年,西汉是215年,新莽也就是王莽建立的新朝14年,东汉195年,曹操建立的曹魏是53年,西晋是52年,十六国(从西晋灭亡算到北魏统一北方)122年,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加起来142年,南朝东晋103年,宋、齐、梁、陈加起来169年,隋37年,唐289年,五代的五个朝代加起来53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年,明276年,清267年。

如果我们按传统算法,南北朝时期以东晋和南朝为正统,五代时以北方王朝为正统,则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23次,从秦到清2132年,每个王朝平均存在92年。

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秦至明清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于秦朝: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巩固于西汉: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完善于隋唐: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于北宋: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发展元朝: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先秦到明清的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取八股取士)。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思想?

先秦时期到明清的思想:知行问题

知和行,在现代社会哲学中指的是认识和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就是说,一方面,认识来自于实践,另一方面,认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继续深化。但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知和行属于道德范畴和法律范畴,后来更仅仅属于道德范畴,知就是认识特定时代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行就是通过人生的实践活动落实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古人争论不休,从先秦到明清,古人提出许多种观点。梳理古人对知行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知行问题的演化轨迹,即:先秦时期,知乃天性,知行无关;从秦到宋,知非天性,先知后行;明清时期,天性有争,知行合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