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献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汉献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所控制,便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完全是真实的事。
曹操征讨天下,灭吕布、袁绍、袁术、刘表等一帮割据势力,无一不是打着天子的旗号进行的,凡是有反抗曹操的一概都可定为谋逆之罪,可号令各地讨伐。当时汉献帝已形同虚设,一应曹操运作,不敢有半句怨言,只唯恐自己的帝位不保。这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完全成熟了。
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曹操发明。汉末宦官作乱,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入京平乱,从此朝廷再无宁日。董卓以高压和残酷手段控制朝政,废汉少帝刘辩,扶陈留王刘协任皇帝,也就是汉献帝。此时的董卓拥有绝对权力直接碾压三公。这就是挟天子的初型,但他无法号令诸侯,以至有后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举。后来王允设计挑唆吕布杀掉董卓,王允摄政朝廷回归正途。但王允并非政治大家,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打入长安,吕布败走。李傕郭记杀王允夺取权力控制朝廷,又一次形成了挟天子局面。后来李傕郭汜两人反目,双方争夺皇帝的控制权,在长安城下厮杀数日,如同赌徒视皇帝为赌物,胜者取之。争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后曹操乘乱救驾,灭李傕郭氾,将汉献帝接入许昌,从此为曹操所控制,终于有了正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的政治军事能力不是董卓和李郭之流能比的。他自任丞相,但不仅局限于朝廷,而实实在在有自己的地盘,他打着天子旗号灭群雄,然后征服南匈奴、乌恒和鲜卑等地,北方,天下拥有大半。他爵位由侯进为魏公,后又进为魏王,直逼帝王之位,而这每一步都是让汉献帝亲自赐封。这一切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际操作。
自从秦始皇以来,几百位皇帝当中,可能最憋屈的就是汉献帝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自从被董卓扶持上台到被曹丕废黜,名义上的汉天子,一直是实实在在的傀儡,从来没有一天掌握权柄。
和其他傀儡不一样的是,他一辈子被不同的人操控,董卓、李傕、曹操、曹丕,在位三十多年,权臣换了一波接一波,他的权力却一天不如一天,虽然董卓、李傕等控制朝廷的时候,汉家威仪仍然健在,作为皇帝的他还是很值钱的。但是到了曹操时代,这位乱世之奸雄凭借他出色的军事、治国能力彻底的将汉家威仪摧毁。
在这个过程,曹操也完成了从汉相到汉贼的蜕变。这一切的开始就是曹操听从荀彧、程昱的计策出兵勤王开始的。建安元年,汉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之下逃归洛阳,一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在董昭等人的引荐之下,曹操进入洛阳,汉献帝以曹操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参预朝政。旋即,曹操粮草为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往许县,改名许昌,以为都城,自任大将军,彻底摆脱杨奉等人的控制,也完全控制了朝廷,正式达成挟天子目标。
既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挟了天子,是否可以令诸侯呢?答案是不完全可以,毕竟汉家400年天下,威名远播,这时候多少还是有一些用处的,很多心存汉室或者受汉朝恩德的人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归附,但是对于那一些已经自己半独立或者空着地方州政的人来说,汉家是汉家,曹操是汉奸,这也就是袁绍的为代表的一种反对者的观点: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
这种情况下,无论曹操说什么,或者曹操控制的朝廷说什么,都可以一句话打发:曹操弄权矫诏,欲图***借皇帝的名义除掉我们这一些朝廷的忠臣。我们看看有多少人不听从?
首先,袁术早就自己称帝,完全的谋反。孙策、袁绍、公孙渊、张鲁、马超、韩遂、吕布、刘备、刘璋、张绣等人没有一个是朝廷任命的,都是自立,荆州的刘表虽然是朝廷任命,但是很快将荆州变成独立王国。他们全部攻杀汉朝朝廷任命的官吏,然后自己在派遣官吏,这一些人就是所谓的诸侯。也是三国时代割据势力的主要人物。
这一些人会听从皇帝的诏令嘛?孙策自己打下江东,攻杀的都是汉官。袁绍李代桃僵夺取冀州然后夺取并州、幽州、青州。原来的都是汉官。张鲁是刘焉任命,后来自立。公孙渊自立辽东。马腾,韩遂早就一会谋反,一会归顺。吕布,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璋是自立的,张绣刘表任命的。刘备接受了陶谦的徐州,给自己戴了顶汉室宗亲的帽子后四处亡命,等待时机。
他们会不会,不一定,如果是前去册封、嘉奖,那就是皇恩浩荡,吾皇圣明。如果是要东西,要求送钱送粮,那就是曹贼狼子野心!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皇帝的诏令会被选择性接受。唯一肯定的是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听从曹操控制下的皇帝的诏令。
而且,他们都一个个时不时的打算打着为国除贼的幌子找点曹操的茬。有实力的譬如,孙策、袁绍都打算讨贼。暂时没实力的也都一个个自保。然后都象征性的隔三岔五问候一下皇帝无恙否。至于曹操嘛,最好早死早超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献帝的历史***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献帝的历史***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