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杜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杜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白没有和杜牧并称,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34;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李白和杜甫都唐朝的诗人,他们合称为“大李杜”,因为李商隐与杜牧被人称之为“小李杜”,为了好区分所以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2、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一位作为浪漫主义的最高峰,一位作为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是盛唐时代诗歌发展到繁荣顶点的标志。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花心还是深情?
盛唐时有老李杜,诗篇名垂青史,万口相传;晚唐时有小李杜,一个叫李商隐,一个叫杜牧。
李商隐写得一手好情诗,比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故事的人读了,总忍不住潸然泪下。没故事的人读了,也要心有戚戚,被带入情境,分一杯难过。
古人诗词写得多,犹如今人朋友圈更新的多,都是遇到些事情,有感而发。有才有情的,诗句流传下来,给人们口口相传,没有名气的,诗作就随着诗人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得如同春天的微风,来过,却不留痕迹。
今天要讲的诗人,是“小李杜”中的杜牧。
杜牧的代表作不少,比如《遣怀》,比如《江南春》,比如绮丽绚烂的《阿房宫赋》,无一不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才华丰厚,人自然多情,这好像是大多唐朝才子的标配。要风流倜傥,才更显学富五车。杜牧作为才子中的佼佼者,更成为了风流诗人的代名词。关于风流,杜牧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杜牧在洛阳当御使的时候,擅自跑到兵部尚书李司徒的家宴上。李司徒家里豢养了大批***,其中有个叫紫云的最为出名,杜牧到达家宴,见到紫云后,便向李老爷索要紫云。并赋诗一首:“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这一行为,当真又唐突,又轻狂,李司徒俯首而笑,众歌姬也“回首破颜”,说这位才子放荡,当真放荡得可爱,色而不淫,大约是风流的最高境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杜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杜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