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上关于广州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八上关于广州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州起义是个多义词,在近代有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组织的三次广州起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
1927年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领导的又一次震动世界的武装起义。
发生时间:1927年12月11日,发生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区。***党人发动的反抗***右派的广州起义,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从清末开始至今发生在广州的重大历史***由于要拍有关近现代史的剧本,所以想找在广州发生的重大历史***,不过找了好久也没找全,有些完全不确定是否是在广州发生的事情,
解答:
1、1839年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
3、1923年决定国共合作***三大在广州召开
4、1924年标志国共合作的***一大在广州召开
5、国共合作之后的国民***首府设在广州(广东革命***)
6、1924年在广州黄埔组建黄埔军校
7、1926年5月上旬,广东革命***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8、1927年***广州起义
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学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首先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1951年,领导人,洪秀全,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建立了自己的***,并且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这是个理想的政策,没有得到实施,后面早知道天京内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后又颁布了《资政新篇》,也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看一下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但是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最终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准备: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3.经过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2)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杨秀清称“东王”萧朝贵称“西王”冯云山称“南王”韦昌辉称“北王”石达开称“翼王”)
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组织。
(3)定都天京(1853年)(正式建立***)
(4)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未实施)
原因: 1、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2、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根本原因)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让帝国主义利用清***统治来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破产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5、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把保路运动推向***。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原因:1911年月10月10号,驻武昌新军工程队第八营的士兵程定国开枪击中前来镇压造反的排长陶启胜,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爆发。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二是中国大多数活跃的社会阶层和政治集团都空前一致地站到了反清战线上。于是,在地处中国腹地的长江中游,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昌枪声一起,全国各地群起百应,纷纷举起义旗,中国历史上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至此轰然倒塌!
性质:周锡瑞在《改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有两张面孔:一张是进步的,民主共和主义的面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着另一张‘封建主义的面孔。两者都把中央集权独裁专制,当作攻击的目标。辛亥革命***取了典型的封建形态,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这是一场导致持续二千年之久的王朝体制崩溃的革命;
二、***取了各省独立的形态;
三、其结果是旧体制的解体,革命后国内纷呈四分五裂之状;
四、实现革命的主要势力,并非传统型的叛军或异族军队,而是蓄积于民间的“各省之力”。
伟大意义:
虽然辛亥革命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仍然有着伟大的意义。
一、推翻了帝国主义代理人清王朝
《归雁》 唐:杜甫
杜甫作此诗时,正逢战乱,大雁南归广州,一定要经过那些战乱的地方;诗人因战乱无法回乡,便将乡愁寄托于大雁。
《啰唝曲》唐:刘***春
这是一位女诗人写的,五言绝句短小精悍,却把对远在广州的丈夫浓浓的思念寄托诗中。
《中秋广江驿示韦益》唐:李群玉
中期佳节,诗人望着那片月,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中秋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本诗便是在中秋夜所作。
《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宋》:杨万里
印象中,关于"广州"的诗词确实没有其它历史名城多,但网查一下,还不少哦!下面摘录部分,供大家鉴赏。
1、唐 刘***春 《啰唝曲》
2、唐 杜甫 《归雁》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以看到归雁起句,讲叙一翻平常的景象;颔联紧接起句,写大雁为了避寒,漂泊南北;颈联由大雁的漂泊引入自身遭遇,像大雁一样,跑来跑去,同时感伤时世,动荡不定。是物关兵气,诗人看到大雁,想到大雁所过之地正处于战火之中,从咏物联想到时世,这里就是“转”了, 转得很好,很自然;最后尾联“不过五湖秋”作结,往南过了五湖,秋气也没什么寒冷的了,有自我宽慰的意味。
3、宋 邵某 《清平乐·阿郎去日》
与广州有关的古诗词有不少,但名篇不多,这主要是在[_a***_]***中心多在长江流域与北方。两广一带乃属岭南荒蛮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苏轼被贬岭南时所写。
在我记忆中印象较深刻的要数袁崇焕的那首《约同人游拾翠洲》了。
春风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绿草生。
君若来时须并马,一尊同去听流莺。
拾翠洲就是现在的沙面岛,也是广州免费的5A景区。当年袁崇焕(生于广东东莞)从这里去北方抗金,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下图是现在的沙面岛。
还可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里能看出,那个时候来趟广州多不容易。
诸人政***闲游,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方教回首向韶州。
看到了吧!广州在那个年代被誉为“天尽处”,而韶州(韶关)的位置要比广州还要重要,陆权思维的年代沿海基本不被重视。
个人看法:广州的过去历史悠久,但在历史上并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相对于中原而言,地处偏远。本着“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的心理趋势,身负盛名的文人墨客鲜有主动入广者,有的也是被贬而至。所以关于广州的古诗词、古文不多,有名的优秀的也就更少了。
但现在的广州发展得很好。“北上广”齐名就是明证。所以可以号召群贤书写新广州。集众人之智,定能有佳作传世。不必非要古人的。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這一切都少不了廣州,優秀古詩詞、古文也不少,他們都是中國優秀古詩詞、古文的一部份。如蘇軾:【定風波】……微笑,笑裏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上关于广州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上关于广州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