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谭嗣同有关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你觉得鲁迅和谭嗣同谁更伟大?为什么?

你觉得鲁迅和谭嗣同谁更伟大?为什么

不能说谁更伟大。鲁迅和谭嗣同都是伟大人物,他俩的伟大之处各不同,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战场在文艺战线上。谭嗣同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维新改革派人士。主要战场在维新变法上。他们的战场各不同,伟大各不同。

(一)

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谭嗣同 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伟大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崐视死如归,千方百计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崐的政治家的认识。 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崐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崐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崐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迅是***的一面旗帜。

谭嗣同是维新运动的一面旗帜。

鲁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是他一生的写照。

谭嗣同是——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写照。

他们都是唤醒中华民族灵魂的先驱和楷模。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所以,他们都将被载入历史史册。

鲁迅先生和谭嗣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俩的伟大之处各有不同。

鲁迅(1881年至1936年)笔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学校。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先生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06年,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决定弃医从文,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此后,鲁迅又陆续发表了小说《风波》、《呐喊》、《彷徨》等。鲁迅先生的***选材独特,他的取材多***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用自己极具独特的眼光处理这些素材,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疾苦。

鲁迅在***,散文、杂文、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追求民主,在新文***动初期,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做斗争。在学术方面,鲁迅运用西方的文学观念研究中国古典***,不仅结束了“中国之***自来无史的时代”,也创造了文学史著作的典型范例,为后来之人开辟了无数道路。

鲁迅先生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和知识分子,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谭嗣同(1865年至1898年),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898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在少年求学时,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谭嗣同有关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