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事件与任务相符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事件与任务相符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刚好本人写过一篇关于傅安的文章,权且拿来一答:
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欲远通西域”,当时的西域已经是帖木儿国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决定派傅安出使帖木儿。13***年11月,由傅安带队的大明使团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撒马尔罕。由于使团中有人水土不服,所以傅安准备见完帖木儿之后即行回国。
但此时傅安面对的情况比当年苏武面对的还要复杂,当年汉武帝已经对匈奴实施了多轮猛烈的打击,对匈奴的威慑让匈奴各部对汉朝的强大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苏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使的,要不是因为匈奴内乱的牵连,苏武的命运不会这么悲惨。
但是傅安出使帖木儿时,虽然明朝也和蒙古进行了多年的战争,但是蒙古整体的损失并不是太重,帖木儿就是蒙古后裔建立的汗国。和匈奴几百年老朽的状态不同,帖木儿是一个新兴的***,生机盎然,野心勃勃,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受到大明帝国的直接打击。
所谓不知者无畏,在帖木儿接连干掉西方的小国后,此时的他正在酝酿着东征大明。所以此时若让傅安回去,就会导致机密外泄。
而如果劝降傅安,作为大明的公务员,他知道的信息一定会对自己征服明朝大有帮助,所以傅安的命运在此发生转折。
帖木儿逼迫傅安投降,傅安宁死不屈:“吾天朝使臣,可以从汝反邪?”帖木儿被怼得无言以对,便想通过炫耀广大国土和强盛军力来诱使傅安屈服。史载“寻令人导安遍历诸国数万里,阅六年始返其国”。但傅安“始终不屈节”,帖木儿愿望落空后,将其扣押“竟留不遣”。
1404年,帖木儿大军东征大明,但由于山高路远,帖木儿还未见到对手,就在路上挂了。他的四个后人争权厮杀导致元气大伤,一场明朝的危机烟消云散。
这场大战结束了,但困留帖木儿的傅安却被人遗忘了。朱棣雄心万丈,忙于南征北战,帖木儿动荡乱成一锅粥,傅安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故国同胞不知道的是,在接下来的七年里,傅安受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侮辱和迫害,然而他仍然在苦痛中坚守着心中的道义和对大明的忠诚!
大家知道,中国人喜欢造神,尤其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门神、灶神、财神等。在我们古代社会中,一直都信奉男耕女织的生活,因此养蚕织布也就成为妇女们最常见的劳作之一,自然养蚕也不可避免会被人们所神话。
据说,传说中黄帝的妃子嫘祖,是第一个发明养蚕抽丝的人,因此她也被人们封为蚕神,又称为“蚕神女圣”。
根据文献记载,妇女们在每年开春养蚕时,都会供奉并祭祀这位嫘祖蚕神,让其保佑蚕宝宝们能够早点出丝。同时,如果肆意***蚕,还会受到蚕神的惩罚。
也正因这个神话传说,在明朝弘治年间,发生了一件轰动大江南北的“蚕神******”。这个***被记载在明代的《治世馀闻》一书中,其作者是明代文学家陈洪谟,也是弘治九年的进士。
他的这本书是专门记载弘治一朝的所见所闻,而且每篇文章都是由当事人亲自述说,因此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根据书上所记载,在弘治中期,浙江湖州安吉县有个姓伍的富豪,他以养蚕发家,富甲一方。有一年,他养了很多蚕,但桑树种植却没有跟上,导致很多蚕没有口粮。
这时,这位富豪就派出三个家丁,让他们挑选出十几框的蚕,然后将其全部活埋入地窖里闷死。 完事后,三个家丁向富豪汇报时,富豪说:“虽然抛弃了十几筐的蚕,但剩下的蚕还有许多,现存的桑叶也撑不了太久,所以你们仨赶紧去集市上再买些桑叶回来。”
随后,三人驾船去集市逛了一圈,却没有买到桑叶,只好悻悻而回。 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发愁怎么跟富豪交代。
就在这时,忽然河面波涛汹涌,隐隐若有怪物游来,三个家丁吓得面无人色,却听扑啦啦一声响,一条半米长的鲤鱼猛地跃上了他们的船上,在甲板上翻滚不停。
明朝弘治年间,在湖南安吉县曾发生一桩离奇命案,此案被后世称之为“蚕神***案”。此案初看,也的确有些离奇,待得破案之后,才发现不过怪力乱神,人云亦云吹吹牛皮罢了。
此案被明代文学家陈洪谟收揽于著作《治世馀闻》中,其中写道弘治中期,蚕丝业盛行,湖南数地百姓弃田种桑,以作养蚕之用,许多贫苦人家,借助养蚕而发家;原本富户,买蚕卖丝更是赚得钵满盆满,***皆云养蚕好。
为扩大产业规模,蚕户每年留存大量蚕种。蚕种越来越多,可桑叶供给却跟不上,纵使出高价收购,也难获新鲜桑叶,蚕户只能是忍痛丢弃部分蚕种。湖南安吉有个大户伍家,家族靠养蚕发家。他家世代养蚕,招募许多人手,售丝收入颇丰,可谓当地首户。往年桑叶供给有余,可唯独今年雨水不足致使桑树枯死不少,以至于桑叶不够用。伍家主人只能忍痛命家丁“弃蚕十余筐”,这些蚕被搁置地窖之中。为了弥补桑叶缺口,他命三个家丁拿银子到外乡购买桑叶。
三人驶船去外乡,转了许久也没买到桑叶。三人认为晦气,回家必挨主人骂,结果在回程途中撞上大运。驶船在水面行走之时,突然一条大鲤鱼从水中一跃跳到船上,这条大鲤鱼足有十余斤重,须子长有一尺,鱼尾呈红色,鳞片足有酒盅大。好鱼,好鱼啊。
三人一想,没买来桑叶主人肯定要骂,若是把这条大鲤鱼送给主人,再说上几句吉祥话,主人一高兴,兴许就饶恕自己了。三人轮番快速划船,船到了皂林时,被一群巡检司的衙差叫停。衙差见他们船小,却用两个撸急行,便怀疑船上有朝廷禁售的私货。衙差问询船上有何物,三人说船上只有大鱼一条别无他物。衙差不信,上船亲自查看,结果在甲板之下发现有个暗格,在暗格之中赫然有条新鲜人腿。
好哇,好个***害命的奴才。不由分说,三人便被衙差扭送官衙。有道是根是木雕,不打不招;人是苦虫,不打不行。一通水火无情棒之后,三人被打得哭爹喊娘,可死活就是不承认船上那条无名大腿跟自己有关。不说实话接茬收拾,其中一个实在熬不过,遂说出实话。
他承认人是他们三个杀得,尸体就藏在伍家地窖之中。太爷遂带领衙差押解三人到了伍家,进入地窖查看,果不其然地窖之中有具尸体。这具死尸身躯完好,唯独少了一条腿,将船上发现断肢与之比对,伤口完全吻合。
不过奇怪的事儿来了,原本放置在地窖之中的十余筐弃蚕不见踪影,只多了这具无名尸体。坊间纷纷传闻这是蚕神作怪,伍家这些年杀蚕太多,蚕神予以报复。于是乎“蚕神***”迅速传开,***皆认为是蚕神报仇。
然此案颇有许多蹊跷之处,尸体是谁无从辨认,纵使蚕神报仇,也应该杀他老伍家人,不可能杀个外人藏在他家。再者只将一条大腿带走又为何故?没道理,实在没道理。
说不定就是伍家主人与某个家丁合伙串谋***。这个家丁就是指认藏尸之地的那个,因为另两个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没***,唯有他说了***,并且说出藏尸地点。极有可能主人与他合谋,先***装将弃蚕放入地窖,而后以桑叶不够需到外乡购买桑叶为名,让两个不知情的家丁跟随那个串谋的家丁一块儿去,为的是作为时间证人。三人走的是水路,与主人串谋的家丁本想弃腿于水中,却一直没有机会。回程之时,那条大鱼和巡检司那帮多管闲事的衙差坏了大事,这也算冥冥中的天意安排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与任务相符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与任务相符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