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临洮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临洮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临洮下集镇潘家集村一带,其实流传着两个版本的“貂蝉传说”,每一个版本都说的十分精彩,而且在当地人口中津津乐道。
第一种传说,是完全神话了的。传说有一樵夫经常来此砍柴,他发现一少女在此泉沐浴后,飘然上行进入数丈高的洞内。而且看见一道霞光,映红半壁山崖。出于好奇,樵夫攀援而上,到洞口一看,洞内有石炕、石桌、莲花座等一应俱全,俨然像一座修道宝殿,秀女正在镜子前面梳妆。樵夫被秀女的容貌吸引住了,不小心踩翻了脚下的一块石头。秀女警觉起来,见无法躲避,便起身相见,说她名叫貂蝉,在此修炼,并一再请求樵夫保密。
然而,这位樵夫失信了,迫不及待地告诉了邻居。人们跑来看时,只见半山崖上的石洞口放者一面大镜子,还有一堆貂蝉用于化妆的胭脂石,而貂蝉已人去洞空,骑上她的赤兔马入蜀,从此离开了故里临洮。这一天是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山沟里拉起了花儿会,也修建了貂蝉庙,每年都举行仪式纪念她。
另一种传说更靠近史实
第二种传说,相对第一种来说,更为生活化,也与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似乎相吻合。传说貂蝉从小生的俊俏,而且越长越好看,后来因战乱出走,最终流落到王允府中,成为一名歌伎。貂蝉在王允府中,学习歌舞,知书达礼,很重义气,受到王允的宠爱,收她为义女,以亲生女相待。
然而,东汉末年,朝廷内乱,董卓专权,王允设“连环计”,想杀掉董卓,想来想去决定从吕布身上寻找突破口。吕布是个见利忘义之人,也是个好色之徒,王允就利用貂蝉的美色设计出了一套“连环计”。一天晚上,王允到貂蝉房中给貂蝉下跪,这把貂蝉吓坏了,赶紧跪伏在地上说:“老大人快起来,有用得着小女子的地方,尽管吩咐,一定万死不辞。”
王允这才含泪起身,把董卓的罪恶说了一通,然后把自己要杀董卓的计谋告诉了貂蝉。貂蝉经过思考后,答应了下来。第二天,王允就把好色的吕布请到家中饮酒,又对吕布说:“我想把她许配给将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吕布高兴极了,连连点头。
秦献公元年(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为临洮建县之始。
唐朝初期,置临州,后置狄道郡。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吐蕃连陷秦、渭、洮、临四军,狄道陷于吐蕃。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镇洮军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
冯梦龙
临洮洮惠渠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一条灌溉渠道,用于引水灌溉周边的农田。该渠道起源于明代,冯梦龙认为通过修建这条渠道可以解决临洮地区的水利问题,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业生产。临洮洮惠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
临洮洮惠渠是由王尚德提出的。
王尚德(1884—1960),字泽立,祥符(今开封县杜良乡三堡村)人。少时读私塾,后任祥符县劝学所视学。曾对冯玉祥二次督豫及河南土匪问题,提出过不少建议。工书法,善诗文,有《瓶粟斋诗稿》及《各地形势图》等著作。1954年,被聘为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洮惠渠位于临洮县城北50公里的云谷、峡门、辛店三乡(镇)和定西县的称钩乡,是王尚德倡导修建的。1938年动工,由于人力、财力不足等原因中途停工。1940年重新修建,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止。1949年8月,王尚德被任命为洮惠渠工程处处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挑起了这个重担。王尚德不辞劳苦,省吃俭用,为工程节约资金。在王尚德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洮惠渠终于初步建成,可灌溉临洮县峡口、辛店、云谷、称钩和定西县新添等乡(镇)1.2万亩土地,结束了这些地方靠天吃饭的历史,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大实惠,对工程给予很高评价。
以上就是关于临洮洮惠渠修建者的一些信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临洮的历史***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临洮的历史***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