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辽阳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辽阳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最终努尔哈赤却把舒尔哈齐幽禁致死,还杀死了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让努尔哈赤如此对待自己的弟弟和侄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在当时可是以“老哈赤”和“小哈赤”著称,他们两人都非常有实力,而且都野心勃勃。
而舒尔哈齐和明朝边将的关系特殊,他的女儿是李成梁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柏)的妾,还生了一个儿子。
当时甚至还有“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的民谣广泛流传。这足以说明舒尔哈齐对努尔哈赤的威胁之大。
布占泰是舒尔哈齐两个女儿的女婿,所以苏尔哈齐因亲情的缘故,并没有把他当做敌人,在万历35年作战的时候还袒护他,所以努尔哈赤直接夺了舒尔哈齐的兵权。
努尔哈赤在开始创业时,兄弟同心一起有奋斗。当事业有成果时,兄弟之间的理想,观念和对成果分享,发生巨大变化。对继续奋斗建立国家。和保持祖先荣誉成王为候。发生了严重分裂。
努尔哈赤是想创立全新国家,为终身的奋斗目标,而舒尔哈齐却想保持现有成就,为大明诸侯鄱国而可享受快乐。
为此兄弟在奋斗远景,理想信念,战略方针,建国目标上有严重差异。产生深刻分裂不可调和的矛盾。舒尔哈齐有坚毅刚强勇猛善战的品格。却开始图幸福不想和大明决裂并自己来朝见大明皇帝大明也给了他崇高的地位和荣誉使他有和平享乐,不图再战,谋图分裂,成为依附大明鄱邦后金国就行了。成为是大明附属是目标。
努尔哈赤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依附大明思想,决不能容忍这种思想存在,更不能容许舒尔哈齐想立门户,分庭抗礼。
***取果断措施,削出舒尔哈齐爵位,要将舒尔哈齐手下将领,常书,纳齐布,以***拉时,消极退让,临阵脱逃的罪名要处死。剪除他的左膀右臂后,又剥夺了舒尔哈齐指挥权,排挤出后金核心领导层,
还是没有打断舒尔哈齐放弃自立为王的念头,想独立开创一块天下与哥哥分庭抗礼一谋求分裂独立。
努尔哈赤派人大量劝说无效,恐发火拚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更是大义灭亲,***取强硬措施杀了舒尔哈齐二个儿子阿尔通阿,扎萨克图又将他部将武尔坤也处死。最后还要处死他次子阿敏。在皇太极极力求情下,阿敏逃过一劫,财产一半没收。
舒尔哈齐成为光杆一个,来到努尔哈身边求情免死,但努尔哈赤还是怒火难消一直囚禁舒尔哈齐在暗室至死。
顺治十年时,清帝为其照雪。追封他为和顾庄亲王。舒尔哈齐的死为努力哈赤独立建国***取的果断手段,防止内乱分裂根本战略措施不给弟弟以可乘之机,坚决***取严历手段防止分裂的的战略行动。为早期后金在建国上思想统一奠定基础。为后来努尔哈赤为大清建立。席卷辽东,攻下大明在辽七十余城。在思想上完成统一毅志。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与大明彻底决裂,|开始向明朝发起进攻。这些是舒尔哈齐不想做的。他己经在1611年死了。
当然是因为权力之争了。
在朝鲜的史籍中,弩尔哈齐被称为奴酋,舒尔哈齐被称为小酋,比如申忠一到佛阿拉,绘制了建州首领住家图,有二副,其一是《木栅内奴酋家图》,其二就是《外城内小酋家图》,申忠一说舒尔哈齐“体胖壮大,面白而方,耳穿银环,服色与其兄一样。”
比申忠一早一个月到达佛阿拉的朝鲜通事河世国,分别接受弩尔哈齐和舒尔哈齐的接见和宴赏。河世国称弩尔哈齐为老乙可赤,称舒尔哈齐为小乙可赤,兄弟俩先后宴请河世国,都说明了他俩曾经是亲密的主副配合,相辅相成。
申忠一见到舒尔哈齐家中的“凡百器具,不及其兄远矣”,舒尔哈齐也对申忠一说,以后让他送礼物,不能比他哥的礼物少。
这件事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弩尔哈齐兄弟的关系已经没有初期的同心协力,而是开始有主副区别了,因此,舒尔哈齐对已经获得的权位和财富也开始不满。
万历三十五年(1607),因为舒尔哈齐作战不力,弩尔哈齐要把他的二个大将常书,纳奇布处死,舒尔哈齐向大哥恳求,才免死,罚常书银百两,夺纳奇布所属牛录。
弩尔哈齐又没收弟弟的财产和奴隶,杀了他的儿子阿布什,还将他的大将武尔昆吊在树上烧死。
据明人黄石斋的《建夷考》记载说舒尔哈齐是被哥哥腰斩死的。《三朝辽事实录》说舒尔哈齐是被弩尔哈齐设计杀死。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立了后金,为清朝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也正因为努尔哈赤的努力和政治抱负影响了后人,使其子孙更加有信念的与明朝作对。其实在努尔哈赤打天下时还有一个人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那就是爱新觉罗·舒尔哈齐,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按理来说哥哥当皇帝,作为一起开辟江山的亲兄弟再不济也能混个王爷,但是舒尔哈齐却被努尔哈赤幽禁而亡。
这件事还要从舒尔哈齐与哥哥小时候说起,舒尔哈齐长到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舒尔哈齐的父亲又给他们兄弟俩娶了个后娘,可惜后娘为人尖酸刻薄,总是虐待舒尔哈齐兄弟俩。无奈两人后来到其外公王杲家居住,公元1574年王杲被明军将领李成梁打败,舒尔哈齐两人成了明朝的俘虏,作为俘虏作战时必须冲到敌人的前面,两人也因此练就一身本领。
公元1583年,舒尔哈齐的父亲被明军***,舒尔哈齐和哥哥努尔哈赤十分悲痛,自己为明朝作战,把命都豁出去了,父亲却死在了明军手里,舒尔哈齐兄弟俩离开杀父仇人的军队,回到家乡组织人员对明朝进攻。就这样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兄弟俩展开复仇***,比舒尔哈齐长几岁的努尔哈赤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队伍的老大,而舒尔哈齐的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
本来两人关系很亲密,可是一切都因出使明朝而改变,公元1595年,舒尔哈齐代表女***到北京进贡,第一次来北京的舒尔哈齐被繁华冲击了双眼,同时也***了他对权利的渴望。特别是公元15***年舒尔哈齐第二次来北京进贡后,不仅收到明朝的金银珠宝还受到明朝的加爵进封,一连系的诱惑使舒尔哈齐渐渐开始背叛哥哥努尔哈赤,更多的为了自己能够当上大汗在蠢蠢欲动。
自公元1601年,在李成梁的挑拨离间下舒尔哈齐认定了明朝是自己坚强的后盾,开始明目张胆的与努尔哈赤作对。特别是在努尔哈赤派他和代善等人去收编一支女***部落,在途中与乌拉贝勒布占泰作战时,舒尔哈齐和他的部下只坐山观虎斗,使后金失去了重挫乌拉贝勒布占泰军队的好机会,这次事件让努尔哈赤对弟弟舒尔哈齐有了忌惮,为避免正面冲突,努尔哈赤并未对舒尔哈齐和他的手下做什么。
努尔哈赤依靠十三副铠甲起兵,之所以能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强大的后金(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在这些人当中,最让他信任的,莫过于亲弟弟舒尔哈齐。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舒尔哈齐最终却背叛了兄长,并被努尔哈赤幽禁至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舒尔哈齐是建州女真左卫部首领塔克世第三子(当时,女真分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生母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的长女额穆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雅尔哈齐的同母兄。舒尔哈齐年幼丧母,因不堪忍受继母纳喇氏的虐待,在十岁时跟随哥哥投奔外祖父王杲。
王杲虽然接受明朝的册封,但却屡次侵犯后者在辽东的据点,***明朝官员,令明廷震恐不已。名将李成梁奉命讨伐王杲,并在万历二年(1574年)攻破古勒寨,俘获寄居在此地的努尔哈赤兄弟。李成梁不清楚二人的身份,便把他们强行充作幼丁随军,每当跟女***作战时,必然驱使他们打头阵。
不说古代,就说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中,就有一大批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她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有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女红军伍苦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伍若兰(1906年3月 -1929年2月12日) ,湖南耒阳县(今耒阳市)城郊九眼塘村人,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思想进步,追求光明,在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时,她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在耒阳从事农运工作,1928年2月,组织农工配合朱德、陈毅率领红军,攻克了耒阳城,任妇女部长兼女子联合会主席,后与朱德结为夫妻。
伍若兰是位奇女子,不仅会组织、搞宣传,而且能骑马、使双枪、打仗勇敢,双手打枪,百发百中,在井冈山时期,她与***同称为“井冈女杰”、“双枪女将”。她参与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初创和建设,在七溪岭战斗和井冈山反围剿战斗中,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屡建奇功。
1929年初,伍若兰随朱德、***下井冈山,开辟湘南根据地,部队途经江西寻邬县吉潭,宿营中遭***军队包围,伍若兰为保护朱德和***的安全,率一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目标引向自己,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捕。 在狱中,她坚贞不屈,大丈凛然,当敌人要让他与朱德脱离夫妻关系时,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到: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
1929年2月12日 ,年仅23岁的一代女英豪伍若兰,被惨杀于赣州卫府里,敌人还惨忍地割下她的头颅示众。
她的生命虽然定格在23岁,但烈士的精神永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辽阳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辽阳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