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怒江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怒江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宋希濂感兴趣的朋友,我推荐他的回忆录《鹰犬将军》。此外,八一厂的战争电影《席卷大西南》也可以找来看看,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无力挽回败局的国军将领形象。
宋希濂是湖南湘乡人,生于1907年,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属于年龄算小的几位之一。早年经同学陈赓介绍加入***,中山舰事件后担任第21师(师长严重)第63团(团长陈诚)第1营营长,脱离***。北伐战争浙江桐庐战役,第21师浴血奋战,包括宋希濂在内的几位校官纷纷挂彩。
蒋介石十分器重宋希濂,1927年秋送他入日本步兵学校深造,并且还担任过留日学生小组长。1931年,年仅24岁的宋希濂己是警卫军少将旅长,部队后来改编为第87师第261旅,参加了著名的"一·***"淞沪抗战。1933年10月,第87、第88师各分出一部成立第36师,宋希濂升任师长。什么叫做少年得志?宋希濂这种就是。
全面抗战初期,宋希濂率部转战上海、南京、河南等地,升后升调第78军军长、第71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驻军豫西灵宝休整期间,宋希濂召集全军干部总结说:"淞沪鏖战,予贼重创。富沙歼敌,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嗣当激励士气,功期再战,驱逐倭寇,还我河山,余之愿也。"
1941年11月,宋希濂升充第11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翌年5月,入缅作战失利的中国远征军一路狂奔滇西,宋希濂指挥所部紧急驰援怒江惠通桥阻敌,颇有力挽狂澜之势。不过在1944年反攻龙陵战役中,宋希濂因急于求功,未经仔细确认,即报告克复龙陵不实消息,被蒋介石撤职调离前方。
国共内战期间,宋希濂担任过西北行辕参谋长、新疆警备司令、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49年12月,宋希濂和他的残部走投无路,在大渡河畔做了解放军的俘虏。据宋自己的说法,当时掏出***想要***,"正举手时,被警卫排长袁定侯一把抓住"。
1959年12月,宋希濂经过十年改造后获得特赦,调到全国政协做文史专员、专门撰写回忆文章,帮助审核文史资料。此后当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晚年定居美国,直到1993年2月在纽约逝世。
民国人物之宋希濂
宋希濂被称之为“鹰犬将军”,并不是现在很多网上说的,对日作战勇猛,如鹰似犬。而是在他经历了功德林战犯改造后,自撰生平,集成的自传,自己取的书名叫“鹰犬将军”。
对他的评价就用他自定义的名字解读一下吧!
宋希濂是湖南人,入黄埔军校一期,入校2个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交好,而陈赓活泼洒脱的性格也影响着宋希濂,在校表现活跃,参加了二次东征,表现勇敢,升任至副营长,竟为他赢得了一个“黄埔之光”的名声。
中山舰***爆发,国共两党学员在校发生对立,宋希濂随宣布退出***,加入***。
这个经历,为其成了“鹰犬将军”最重要的原因。虽然蒋介石未对曾经加入***的学员过于追究,但更多的是显示“领袖的胸怀”而不是心里毫无芥蒂。而作为黄埔学生中小有名气的“黄埔之光”,自然心里压力山大,即然选择了***,就更要表示出忠心。
随后北伐,中原大战,一路表现很勇敢,也一路升迁。
31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陈赓意外被捕,宋希濂虽然***,但对这个好朋还是十分关心,联络了十名同学,为陈赓做保。最后老蒋到是放了陈赓,宋希濂还是受了蒋的责骂,心里阴影又增大不少。
35年,参加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也不能不说是有意的对他的一次考验。无奈开战不久,就受了枪伤,回到原地福建长汀驻防。而恰在这时,瞿秋白在长汀被俘。瞿秋白是宋希濂在黄埔的政治老师,而此时的宋希濂再无搭救陈赓时的勇气,如实上报蒋介石。而蒋介石的命令是无需押解南京,就地***。这又是对宋的巨大考验。而宋选择的结果是遵命,在中山公园枪杀了自己的老师。
再这之后,是抗日战争,宋希濂带领部队,一路奋战,从淞沪战场,打到南京守卫战,再到兰封战役,沙窝雨战役,滇西战役,反攻缅甸等。成为抗日名将。
宋希濂绝对是***黄埔系中的饺饺者,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曾有“鹰犬将军”之称,并且获得***勋章。
今天,纵横就来讲讲***将领中的宋希濂
1907年宋希濂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富裕中农家庭,年轻的时候就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多次参加爱国运动,曾创办《雷声》墙报,针砭时弊,宣传救国方针,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毕业生担任黄埔教导团少尉副排长,在两次东征陈炯明,以及讨伐滇桂叛军中,表现良好。在黄埔中,宋希濂也是表现活跃的人物,堪称黄埔一期中的老大哥,但是宋希濂却始终没有进入蒋介石的法眼,反而是胡宗南成为天子门生,屡屡升迁。
直到1932年当时为警卫军161旅旅长的宋希濂奉命拱卫京畿,一***事变后,宋希濂率部增援淞沪,从敌军侧方进行攻击,重创日军,使局势转好,接下来,宋希濂就开启了坐山车式的升迁,先是担任第八十七师副师长,1933年担任36师中将师长,尤其是在九峰山上立功,蒋介石通电全国进行嘉奖。1935年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6年晋升中将。1937年西安事变爆发,宋希濂率军入陕,稳定形势,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可以说,宋希濂虽然在老蒋那里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上升很快啊!第三十六师本身就是老蒋的嫡系师团,可见,老蒋对宋希濂的信任。
淞沪会战后,宋希濂率领老蒋的嫡系三十六师赴淞沪参战,虽然在淞沪战场,宋希濂奋死阻击敌寇,但这支嫡系部队还是丧亡惨重,被免职,随后1938年老蒋任命其为荣誉师师长,并且于五月在在战场上接任第七十一军局长职务,尤其是在兰封会战时,围攻土肥原贤二师团,重创日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宋希濂先后任命为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但是在1942年日军由缅甸入滇西,欲切断中国远征军退路,并且昆明失守,当时西南精锐已经全部被调往缅甸远征,可以说,这正是危机时刻。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十一: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
在国军名将中,宋希濂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一是其在抗日战争作战英勇,为中华民族抗日中立下赫赫战功,《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描述宋希濂部队在滇西的抗战事迹。
二是内战中宋希濂与14兵团并不起眼,与***没有过多的战斗。宋希濂是战犯管理所第一批被释放的国军将领,后任全国文史资料专员。
1980年定居美国,任纽约“全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首席顾问,1984年发起黄埔校友同学会,1993年2月13日因肾衰竭在纽约逝世。
宋希濂1907-1993,字荫国,湖南湘乡人。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读书,受革命思潮影响,与曾三创办《雷声》墙报,宣传救国,多次参加革命活动。
1923年考入程潜所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4月由湘军总司令谭延闿等保荐,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任二团二营四连一排副排长,半月后任排长。
1925参加东征战役因战功升副连长、连长,第二次东征后任副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补充第一师三团一营营长,铜庐战役中负伤离开部队修养。
1927年11月派日本陆军学校留学两年。1930年回国后,任教导第一师中校参谋,12月参加中原大战,任副团长,以战功升任警卫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第六团团长。
1931年警卫师扩编为军,宋希濂任第二旅少将旅长,1932年警卫第一师改为87师,任161旅旅长拱卫南京。
一***事变后奉命开赴上海,在庙行作战时,亲率四个营强度蕰藻浜,攻击日军侧翼予以重创,粉碎日军中央突破***,使战局转危为安。
8月胜任87师副师长兼161旅长。1933年任36师中将师长,驻军江西抚州。1935年调南京负责修造国防工事,1937年任西安警备司令。
黄埔一期毕业,和共和国大将陈庚关系密切,后来在陈庚的介绍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后来因为中山舰***和***脱离了关系,从而加入到了蒋介石的***阵营,被人称为“鹰犬将军”宋希濂。
在黄埔毕业后,他参加过东征北伐,因为作战英勇,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已经被蒋介石升为少将旅长。做为一名军人,宋希濂首先是爱国的,在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上海又***的发动了一***事变,其两次请缨出战,后来在淞沪与日寇激战三个月,直到一***淞沪抗战结束。
之后又被蒋介石派去打红军,在***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宋希濂开始奔赴抗日前线。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宋希濂可以说是抗日战争上的中坚力量,其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在战争结束后,获得***勋章。
在***后期,宋希濂成为了蒋介石最后的依托,让其守卫***仅存的西南,后来在人民***的包围下,其成为了***的俘虏。在被抓后,其要***,被手下阻拦,在经过改造之后,于1959年被特赦,后来移居美国。
在他的一生中,荣誉与耻辱并存,正如他的自述一般,叫做《鹰犬将军》。但无论怎样,做为一名军人,一名抗日名将,他对于国家是无愧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怒江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怒江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818.html
下一篇
人物传记歌,人物传记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