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基于我们一直照搬和借鉴的苏联体制弊端已严重暴露,毛泽东果断提出“走自己的路”,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探索是从调查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始的。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ABCD 解析:***提出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坚持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胜利果实却为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篡夺,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仍然未获得成功。
2、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4、曲折前进阶段(1919-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5、自近代以来,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由洪秀全等人于1851年领导。他们试图通过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新的***,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
-1966年 (一)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等。
取得了以下六项成果:(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1、党的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召开之前,党曾在多方面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准备。
2、八大一次会议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这次会议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并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本题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对于八大,同学们还要掌握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和影响等。
4、年,***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5、***八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于1956年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在***八大之前,中国***领导人民进行了多年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6、时间是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1、背景: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过程:1956年9月的***八大,在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亿万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举国上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3、改革开放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我国历史的特殊背景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巨大的困难,同时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
5、从中国***九十年的实践创新历程来看,党的先进性建设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并创立了三大历史伟业、实现了三大实践创新。历史进程及辉煌成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比如说:建设现代企业,发展交通,建立新式学堂,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与军事工业,筹划近代海防。
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件是洋务运动。教育上的成就:开办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并集中力量翻译西书,介绍西学;兴办新式学堂。2,(1)戊戌变法,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2)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等。
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给中国的未来以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体的破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