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潍坊近现代革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潍坊近现代革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鲁北统为惠民、德州、聊城三地区辖地,习惯称为山东省之“北三区”,因以概称鲁北,也就是山东省北部。
如今的鲁北地区主要是东营、滨州,潍坊的西北部,淄博的大部分,德州的一小部分。
鲁北地区曾经是渤海革命老区。历史名人众多,东营的孙武,滨州的唐赛儿,潍坊的刘墉。鲁北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为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所在地。为山东省商品粮生产基地,是中国北方重要棉产区之一。老家的小麦、玉米、棉花,长期工作过的沾化的冬枣都很有名气。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的“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中的鲁北其实就是我这里说的广义的鲁北。
潍坊还一个多数人不知古迹景点,龙池。在潍城经济开区远里东村东南二里许,在潘里村南,坐七十六路公交车开直达那里,据碑文记载乾隆三十三年以前就有古迹与庙宇了,我去过不错,我曾作诗一首颂龙池古迹,南倚青山北望海,四季连旱水依然。泉深九尺甘露水,古称大海龙之眼。
潍坊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近些年以休闲旅游为主线打造城市的旅游名片 ,拥有很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简单介绍两处不可错过的景观。 十笏园
十笏园是一座花园的名字,“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 始建于明朝,到清朝时被潍县首富丁善宝购得,成为丁家的私家花园。这里曾经有十六座古园,十笏园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也是现在仅存的一座。
潍坊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在清代是著名的商业城市,这里的商人、文人既可南下苏杭,也可北上京都,故园林的建筑风格显出南方和北方两种风格。十笏园总体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建有***山、长廊、池塘、楼房、曲桥、亭榭、书斋等景观 ,南北两处园林各具的优点长处在这个宅园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年康有为在园中居住三个晚上后写了《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园中不仅松萝荫深,而且池清亭秀。高朋满座,文士竞骚,给这个私家园林更增添了文人气氛,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白浪河湿地公园
白浪河湿地公园位于白浪河上游,长6.7公里,平均宽1.5公里,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分为休闲度***区、湿地科普区、人文公园区三大景区,打造成了北方的“烟水江南”,形成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独特意境。
景观建设大气、简约、生态、自然,以潍坊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主线,融入了更多的人文理念,保留了湿地原来的自然***,使水、石、树、花、草相得益彰,其规模、特色、精致程度和水系的设计整理,堪称“类西湖”。
北崔崖:藏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北崔崖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闻名青州,常年流水的小溪蜿蜒如一条玉带,周围奇峰竞秀,两岸风光如画,让人品味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神韵。
山东省潍坊青州市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潍坊青州古城,已经有7000多年的发展历史,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被称为古***之一。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万年桥、宋城、偶园、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贡院、等120多处景点。
沂蒙山,沂蒙山山系大部分在今临沂市境内,沂蒙山旅游区沂山景区属于沂蒙山主山脉,泰沂山脉东端。是国家AAAA 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挨着227省道,离长深高速沂山出口6公里,交通便捷。
十笏园,还叫丁家花园。位于维坊市的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哪里,建设与1885年是丁善宝改建成的私人花园,应为面积小,被人们称之为“十个笏板”,取名为“十笏园”。在2000平方米之内,建了楼、台、亭榭、客房等等,共67间,还有春雨楼、漪岚亭、水帘洞、小瀑布等。工匠之手,宛如天然,美妙至极。
《中国近代史论》作者杜耀云。
在多年摸索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辛亥革命在山东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两个专题,并结集多年来散见于各杂志的文章,合称为中国近代史论。
考察了辛亥革命在山东的酝酿、发展、止步的历史过程,从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进行了史料的搜集和综合的研究。
杜耀云,1928年生于潍坊,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作为调干生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近代通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潍坊近现代革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潍坊近现代革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