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词联所涉及的历史***,词联所涉及的历史***包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叠字联的历史?
  2. 王之涣的《凉州词》与頗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有关联吗?

关于叠字联的历史?

叠字联是春联的一种。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联。

王之涣的《凉州词》与頗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有关联吗?

王之涣的《凉州词》与颇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有关联。

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代文人薛用弱《集异记》中“旗亭画壁”的故事,人物之中就有王之涣,并且提到了《凉州词》。

***年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在洛阳游学,成了朋友经常聚会。一天,三人在风雪中相遇,便一起去一家名叫旗亭的酒楼赏雪饮酒谈诗。三人临窗而坐。这时候,酒楼来了十余名梨园子弟,由于人多,三人只好退到炉火旁饮酒聊天。过了一会儿,来了四名衣着华丽的歌女,她们也来参加聚会。当乐声响起,三人私下约定,以歌女演唱他们各自诗篇的数量来确定诗名的高下。

话音刚落,第一个歌女开始唱了起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当然很开心,在墙壁上画了一道,因为歌女所唱是他的《芙蓉楼送辛渐》。第二个歌女接着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次轮到高适开心了,引手画壁,因为歌女所唱是他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当第三个歌女唱起来之后,王昌龄又开心地在墙壁上画了一道,因为歌女所唱是他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词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之涣的诗还没有歌女唱哩,可是他不着急,便开玩笑说:“两位不要着急,最漂亮的那个歌女不是还没有唱吗?如果她也没唱我的诗,那么我这辈子就不与你们争高下了。”第四个歌女一开口,王之涣就彻底放心了,因为她唱的是《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一时间,三位洒脱的诗人大笑起来,笑声弥漫了整个酒楼。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唐代诗人特别是边塞诗人的洒脱气质。这个美丽的故事,说明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已经颇负盛名。

旗亭画壁这个故事出自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故事的主角是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

一日天寒微雪,三日来棋亭喝酒涮羊肉,席间正好有十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个著名的歌妓来此地卖唱。

在当时所唱的曲子就是一些流行的诗词,他们几个便烤火边看她们演唱。王昌龄提议:我们各擅诗名,不知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学上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胜者。

王之涣和高适都同意这个玩儿法。第一个歌姬出场,唱的正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听完很得意,在墙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

第二个出场的歌姬唱的则是高适的《哭单父亮九少府》:(原谅我不会背,只能搜图片……)

高氏也学着王昌龄,给自己画了一道。

第三个歌姬出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词联所涉及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词联所涉及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