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坦能堡会战的历史***,坦能堡战役1944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坦能堡会战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坦能堡会战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坦能堡一战东部战线是什么?
  2. 一战时期的坦能堡战役,人数占据优势的俄军为何会败给德军?

坦能堡一战东部战线是什么

1914年坦能堡会战,又称为坦嫩贝格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的。 在1914年8月17日,俄罗斯帝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向首府柯尼斯堡进发。俄军成功地进入德国,直到德国第八集团军在8月20日反击。

一战时期的坦能堡战役,人数占据优势的俄军为何会败给德军

坦能堡战役说句实在话是兴登堡做梦捡钱之举。战后吹嘘他退休之后,以战略策划为癖好,为沙俄的入侵行动早做打算。勘察马祖湖地区的沼泽地形地物,谋划设计最终梦想成真的吞噬俄罗斯人的陷阱,即坦能堡战役。

坦能堡会战的历史事件,坦能堡战役1944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14年德国的战争***是东守西攻,总参谋长小毛奇指示驻东普鲁士的第8集团军司令普里特维茨是防守,等待西线结束战事后再回师对俄军反戈一击。当8月17日俄第一军团越过边境线时,他擅作主张,于20日以7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在贡比嫩向俄军发起正面攻击,虽左右两翼获胜,但中央德军受到重创。当晚上闻知俄第二军团在南边进入东普鲁士时,普里特维茨焦虑之下决定全军撤退过维斯瓦河,同时同意参谋吕纳特和霍夫曼的建议,从北部调回三个师加强朔尔茨的第20军,其余部队后撤脱离与俄第一军团接触,再对俄第二军团左侧或西侧发动攻击,以争取时间和空间。

当小毛奇闻知普里特维茨准备退过维斯瓦河消息后,当即于22日用电报罢免他和参谋长瓦德西职务,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替。23日鲁登道夫听取霍夫曼的意见后认为***可行。24日在得知俄第一军团并未追击后决定贝洛的第1后备军加速撤退,以便攻击俄第二军团右侧。25日在截获俄军明码电报俄第一军团将攻向柯尼斯堡后,他更以1个骑兵师掩护欺敌,让马肯森的第17军也投入南部的攻击行动。

8月26日贝洛的后备第1军、马肯森的第17军与俄军右翼发生遭遇战,俄军慌乱中部分人员溺毙于玻绍湖,但大部逃脱。27日法兰索瓦的第1军在乌斯道附近向俄军左翼猛烈炮击,俄军承受不住炮火攻击,在德步兵冲击前即败退而逃。法兰索瓦下令追击,希求截断俄军中央部分的后方,但醒过神来的俄军一阵反击,让他向南边的索尔道回转。

坦能堡会战的历史事件,坦能堡战役1944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日俄第二军团司令萨姆索诺夫明知自己右翼已败逃左翼受到威胁,仍命令中央俄军向北攻击意图挽救局面。虽俄军攻破当面索尔茨第20军数处阵地,自身也疲劳过甚,粮食缺乏下导致军心涣散而后撤。28日萨姆索洛夫独自走进森林深处***。

29日法兰索瓦第1军在中央俄军后方设立阻拦线,俄军未能冲破德军封锁,在饥饿困顿下9.2万人向德军投降。

由于封建专制的限制和经济的滞后发展俄国的兵员素质极差,都是临时征召来的,缺乏训练。

坦能堡会战的历史事件,坦能堡战役1944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且缺乏技术兵器,作战时指挥不当,最后在坦能堡被德军全歼。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国内的红色力量崛起,国内发生***,无暇顾及对外的战斗,当然,德军实力强大也是一个原因。所以说,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俄军的失败。


两个原因,第一是俄军两个集团军在地形上被一个大湖隔开,战术上处于正好不能相互支援的态势,第二,俄军糟糕的无线电和通讯联络

,兴登堡喝鲁登道夫固然有运气因素,但德军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抓住战机各个击破体现了鲁登道夫高超的指挥水平和德军优秀的战斗力

坦能堡战役是一战时期东线战场至关重要的一次战役,如果德国输掉了坦能堡战役,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可能会提前几年结束。在德国完成统一之后,法国和俄国都对德国虎视眈眈,由于法国和俄国夹在德国的中间,德国制定了先集中兵力攻灭法国,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俄国的作战***。这一作战***考虑到了俄国地大物博,交通条件比较落后,不能在短期内***兵力攻击德国的弱点。

法国和俄国在战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一战爆发前,法国和俄国就达成了一致,只要德国对法国发动进攻,俄国就趁机对德国发动攻击,减少法国在西线的压力。由于俄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军队数量又比较多,一战前俄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并不强,装备情况也相对落后。但是德国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在一战爆发前将主力部队都部署在了西线,东线的德军数量还不到俄军的一半。

萨拉热窝***发生后,德国先后对俄国和法国宣战,德军从西线对法国发动了进攻。俄国按照之前的约定,对东线的德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俄国的突然进攻打破了德国的部署,为了避免德军东线失守,小毛奇调遣了部分西线部队支援东线,并且启用了退役的德军名将兴登堡作为指挥官。由于德军需要同时应付东西两线作战,参加坦能堡战役的德军只有20多万人,而参加坦能堡战役的俄军超过40万人。

德国军队和俄国军队相比之下,德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劣势,但是德军的单兵素质更高,德军的单兵装备也更强。而且德国拥有一群优秀的将领,他们的指挥能力要高于俄国将领。在坦能堡战役中,德国人依靠着质量弥补了数量的不足,打赢了这场关系到东线成败的战役。在坦能堡战役结束后,东线战场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一直到了沙俄被十月革命推翻,苏联和德国签订条约停战,东线的战事才告一段落。

在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见,可是像坦能堡战役这样,双方兵力悬殊,装备差距过大的战役可以说是很少见的了,而且最让人费解的是,在双方兵力差距特别大的情况下,苏联军队居然还输给了德军,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占据优势的俄军输给德军呢?今天我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二战时期的苏联的人口,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衰减的最快的一次了,这与二战的爆发有些绝对的关系,当时为了战争苏联基本上全民皆兵了,基本上所有的年轻男性都去当兵了,而且由于战争来临的太快,大多数士兵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就上战场了,因此这也导致了苏联军队伤亡惨重。

 还有就是俄军的策略筹划上过于的老套,完全没有德军那样精湛的战争策略和战术章法因此这也导致了坦能堡战役,俄军大败德军。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坦能堡会战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坦能堡会战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