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古代人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 古代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 古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方史学进化的四个阶段?
  2. 二十四史中最短的人物传记
  3. 写人物传记的古文书有哪些?

中方史学进化的四个阶段

中国自古就有极其浓厚的历史意识。春秋时期孔子整理、修订鲁国史官记述的历史,创作《春秋》,标志中国史学的正式开端。

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战国至两汉是其定型期,魏晋至明末是它的发展和鼎盛时期,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是它的总结和转化时期。

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古代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综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它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它重视社会历史,又重视自然历史,重视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它形成了一套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有密切联系的方法体系;它特别强调史学的经世功能和史学家的品德修养与技能训练。中国古代史学是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史学的产生——先秦史学:

历史意识的产生:原始的历史意识;文字和历法是历史学的基础——史学的诞生;西周末或春秋时,国史的出现,开始自觉地写历史。

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古代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史学意识的产生——春秋战国:重视史书的结构和文辞;重视史家对于史事的评价;推崇书法不隐的秉笔直书的精神;提出了历史撰述上的社会条件、社会目的和社会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事、文、义这三个史学上的重要范畴。

2)史学的发展提高——秦汉:《史记》──中国史学的奠基石;《汉书》──“正史”格局的形成;《东观汉记》和《汉纪》。

3)史学的多途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私家撰史之风盛行;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问,仅次于经学的学术地位;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各民族史学蓬勃发展。

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古代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隋唐宋元史学——辉煌时代:注重通变;人物传记被冷落,典章制度史受到重视;体例上的突破;***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史学思想与理论的深化。

5)明代、清代前期史学:明清之际反理学的经世致用治史方法;明清之际史学由经学转向考据;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最高阶段;方志学的正式确立

二十四史中最短的人物传记

是黄宪的传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

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

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汉桓帝永寿二年岁次丙申,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由于黄叔度耿介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品高尚,后人曾为其立碑建祠。历代文人墨客到黄叔度墓祠拜谒者甚多。1963年正阳县人民***将黄叔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写人物传记的古文书有哪些

1.古代纪传体官定史书,如二十六史,包括从《史记》到《清史稿》,每一部的传中都是各个朝代历史人物传记。

2.野史,一些不被官方认定的私人修史,有不少人物传记,如《穆天子传》、《赵飞燕外传》,其中不乏正史不敢些的内容,但是也充斥着不少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内容。阅读需要仔细分别。

3.***、小说。开始是一些文人所写奇闻异事,其中夹杂了不少人物传,如《虬须客传》、《莺莺传》等,但是虚构成分也越来越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 古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 古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