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敦刻尔克人物传记,敦刻尔克人物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刻尔克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敦刻尔克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敦刻尔克什么意思?
  2. 敦刻尔克撤走的英法军队,是希特勒故意放走的吗?

敦刻尔克什么意思?

  敦刻尔克式是“成功撤退、胜利大逃亡”的意思。

    敦刻尔克是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边界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联军被德国击败,被包围在这个城市,尔后英国发动全国的运输船只,冒着枪林弹雨到这个港口把大部分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国及其它盟国军队运回英国本地,为后来的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历史上称为“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来用来比喻“胜利大逃亡”,即虽然暂时失败了,但成功地保存了实力,为将来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基础的意思。例如:“在敌人攻克这座城市之前,守军已经进行了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让敌人消灭我军的企图落空了。”

敦刻尔克人物传记,敦刻尔克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敦刻尔克位于法国北部-加莱海峡大区,同英国和比利时接壤,是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是继勒阿弗尔和马赛之后法国的第三大港口,也是一座工业城市,以二战发生在此的敦刻尔克战役英法军队大撤退而闻名于世。

当地知名的敦刻尔克港口博物馆备受游客欢迎,让游客可全面了解这座城市作为港口的发展历史以及在船舶和码头工作人员的生活状态。在此还将为您揭示著名的海军总指挥让•巴特、久远的船坞历史以及冰岛冒险***活动的秘密。始建于1982年、展现从15世纪至今的永久图片的和原始影印博物馆,陈列着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绘画、雕塑以及版画的敦刻尔克当代艺术行动馆。

敦刻尔克撤走的英法军队,是希特勒故意放走的吗?

不可能,这个观点其实是把***当傻子了。战场上放走敌人,根本不可能。

敦刻尔克人物传记,敦刻尔克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先看***故意放走敌人这个说法,这个说法的理由就是,***要和英国人议和。这个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这么傻。

和敌人议和,是要讲资本的,谈判桌上的筹码都是通过战场上的表现来的。只有,强大的军队,绝对的优势,才能让敌人在谈判桌上屈服。显然,德军在到达敦刻尔克之时,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即便***故意放走英法盟军,这四十万大军跑了之后,谁回去感激***呢?只能感激丘吉尔,然后丘吉尔在英国人心中地位越来越高。至于***,还是敌人。

敦刻尔克人物传记,敦刻尔克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想和英国人议和,这点是肯定的。但这并不代表***是妇人之仁,把英法主力全歼了,议和的条件就更多了。

孤军深入,危险太多

英法盟军足有40万人,德军各个部队离盟军距离都不近。德军装甲部队孤军深入,周围可全都是英法军队啊。而且,敦刻尔克的40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即便仗打输了,40万人还在。

实际上,让德军停止前进的并不是***,而是龙德施泰特,他下令之后,***也下令了。德军将领们都不傻,曼施坦因的镰刀***就证明了,他们有多聪明。

如果德军装甲兵继续孤军深入,结果可能就是40万盟军拼死抵抗,周围散落也会投入进来。这个时候,德军可能就拖在了敦刻尔克。这个时候,英国一旦从海上再派兵过来,德国装甲兵很有可能被围歼。

这种战例是有的,比如朝鲜战争中,朝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釜山,结果呢,美军一个仁川登陆,战场局势迅速逆转。

有关德国有意放走英军的说法,一直相当流行,可惜缺少有关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对德军来说,当时在理论上,确实有机会直接冲入港口,但是从实际上来说,那是几十万英法联军,他们正在撤向港口,想要仅仅简单以为有装甲部队就可以冲到巷口,就可以歼灭他们不现实。

当时英法军队还是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的,毕竟德军只是让装甲部队暂停了几天,但是守军坚守的时间不算短,能够让大量部队进行撤退,这证明港口的守军还是相当给力的。德军一路猛进,接近巷口冒,已经进入强弩之末,不是德军不想打,而是在也相当疲劳了,其装甲部队的损耗也很大,步兵也没有完全跟上,德军的推进速度过快,还有一点,当时德军对形势估计有错误的,还认为英法还有能力进行反击,对南线的作战表示担心,想节省兵力用于防备英法反击行动。

多种原因之下,英军成功撤退了,德国失去一个大好机会。

盟军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除了盟军不怕牺牲组织周密动用一切盟国***协同克服困难外。德国战略判断和指挥错误是关键因素。这其中***战略判断错误是最大原因。***在战役决断上思想上始终认为盟国和德国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内部***平衡的战争。而德国真正的敌我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没有把二战德国与英法的战争从战略上看作生死存亡之战。所以,导致德国在战争初期战略策略上避免与英国等盟国的战争全面升级为生死存亡之战。这是***的侥幸心理在做怪。造成了敦刻尔克撤退时间窗口机遇期的产生。而盟军牢牢的把握住了时间。成功完成了撤退,保存了有作战经验的生力量,为而后大反攻保留的***力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刻尔克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刻尔克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