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奋发向上的历史***,关于奋发向上的名人故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奋发向上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奋发向上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青年克服困难追求上进精神的典型例子?
  2. 锐意进取出处?
  3. 有谁知道“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出自哪里?

青年克服困难追求上进精神典型例子?

克服困难成功名人事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奋发向上的历史事件,关于奋发向上的名人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奋发向上的历史事件,关于奋发向上的名人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奋发向上的历史事件,关于奋发向上的名人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锐意进取出处?

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创造自我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古至今,锐意进取的成功范例不胜枚举,从皇帝到百姓,创造了世界的辉煌历史,每一个锐意进取成功的人,都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没有具体的出处.

有谁知道“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出自哪里?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开拓创新,应该没有明确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奋发向上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奋发向上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