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字塔的相关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金字塔的相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导读:这几天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儿!我们申遗5000的悠久文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背景:2019年7月6日,良渚文化申遗成功,正式载入世界遗产明录,这是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让人遗憾的是其热度甚至比不上一些花边新闻,下面老龙来说说此次申遗的意义何在!
1:5000悠久的传承第一次得到世界认可!
中华文明五千年,祖辈口口相传的事实,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我们一直不是都说我们是五千年的历史吗?算上夏朝我们可追溯的历史大概就是4000左右,可是国际上就算是我们的夏朝都没有认可过,也就是我们的五千年历史从来没有得到过世界的认可,此次申遗成功,把我们的历史时刻再往前推进到了公元前5300年到5400年间,这是跨越性的进展啊!
意义:这件事就好比,以前我们发行5000年时间币,我们自己是认可的,可是没有得到世界认可,国际上甚至觉得我们4000年时间币都是不合理的,而在这一天世界认可了我们5000年时间币作为世界流通***。
2:给世界文化爱好者们再添一旅行去处
美:良渚文以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作为核心区域,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等区域密集分布着大量的遗址,而其中最有特色是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历经五千年雨雪五千年风霜五千年岁月的打磨。
底蕴:这些玉器虽没有现代工艺品的工艺美,却如同一位经历悠久岁月的老者没有年轻人的精美面容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文化积累!
3:我们第一次比肩古埃及文化
我们的文化传承五千年之久,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古埃及有金字塔作为其历史悠久的象征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我们此前却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获得世界的认可,良渚文化申遗成功把中国文化传承的时间正式推向了五千年乃至更为久远,我们拿出了切实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
4:几个时间节点
一:1935年5月施昕更在发掘古荡文化遗址时偶然发现了良渚文化!
二:1936年12月到1937年3月此期间对良渚文化进行了三次有效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玉器等文物!,
三:1959年,主持发觉的夏鼐先生正式为这一遗址文化取名“良渚文化”!
四:2019年,正式申遗成功!
谢谢邀请。甘肃监粮冒赈案被称为清朝第一大***案。
背景:乾隆末年,甘肃撒拉族发生暴乱,敌对双方是新教和旧教,朝廷支持旧教,新***苏四十三率众反抗,可以称为反清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直逼兰州。
乾隆派兵围剿,军费是个大问题。按理说,军费都是朝廷从税收中抽调,没想到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可以称为甘肃***,主动请缨,愿意捐献四万作为军费。
没想到,热面孔贴上了冷***,乾隆爷并没有买他的账,心想一个***哪来那么多钱,于是进行调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牵出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全国***答案。
大老虎不是王廷赞,因为七年前他还不是***,***是一个叫王亶望的人,他借粮食储备不足之名,提议开启捐监,捐监就是捐献粮食,和卖官鬻爵目的差不多。但是王亶望没有让人捐粮,而是改为捐钱。并且根据甘肃各个县的情况,定出了捐钱的额度。当然这些钱都是当地的土豪出的,然后王亶望和中央说,我从土豪搜上来的钱,用来赈灾,言外之意就是不需要国家一分钱,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结果,灾情越来越严重,乾隆派人前去调查灾情,当然已经被王亶望买通了,大家都***,***账。就这样,王亶望钱越来越多,政绩越来越好,后来升任走了,王廷赞继任。
就这样,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甘肃流民灾民跑到京城,大嘴巴纪晓岚借和珅之口说出实情,最后派人查出真相,便说的是乾隆时期第一大贪腐案:甘肃冒赈案。这个案子掀起了所谓乾隆盛世的阴暗面,戳痛了敏感的神经,故而乾隆皇帝恼羞成怒,严厉处理了一大批涉案官员。 在圣旨中训示:
甘肃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
事情的起源在于平定西北叛乱之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朝廷发现甘肃粮饷亏空,而且似乎年年都干旱,让朝廷拨款。
加上当时的布政使王亶望生活奢侈,为人高调,动辄可以充款万两级,引发怀疑。乾隆皇帝发问: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何以家计如此充裕?其实,冒赈的弊端源于捐监制度(买卖功名),所得款项来筹集军费和维持地方财政的平衡。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平定之后,王亶望联合兰州知府蒋全迪,为各县预定灾情,领取朝廷赈灾银两:
按照各县报灾的轻重,定出收捐数额,由藩司衙门预定份数发单给各县,令各县照单开赈,谎报灾情,这就是所谓冒赈。
朝廷不都是傻子,按图索骥之下,一桩惊天大案逐步浮出水面。民间流传歌谣,王亶望敛财有道,往往是:一千两见面,两千两吃饭,三千两射箭。代价堪比与巴菲特吃一顿中午饭的拍卖价格了。
在乾隆时期官场上,几乎所有人独善其身很难。经过朝廷派员核查,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最终追缴赃银281余万两,可以说没有一个官员是未参与的。不仅如此,清代官场运作之事树大根深,牵扯广泛,案情也波及到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很多大员牵扯在内,地域分布极广。
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甘肃省共有274450名报捐监生,收得银子15094750两,而各级官员,往往层层克扣,不入府库,经过严格审核,合计侵吞银子2915600两,数额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故而乾隆知道真相后斥骂,没想到: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乾隆决意借此政治吏治,于是降旨严惩涉案人员,表示不可因罚不及众仍存姑息:
总督勒尔谨赐令自尽、两任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依***法;
甘肃捐监一事立即禁止,不得再借捐监敛财;
侵贪赈银千两以上的官员程栋、陈严祖等56名贪官正法;
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数十人。
代理陕甘总督的李侍尧,夙兴夜寐,最终革除利弊与积习,终于使得地方重回清明,流民得以安置。当然,乾隆对此也不是没有责任。他一开始放任捐官买卖功名,事情坐大没有及时纠正,西北军事费用太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酿成官场恶习,乾隆皇帝必然是责无旁贷,盛世走下神坛。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字塔的相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字塔的相关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