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国终身教授制度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终身教授制度(tenure)来源于美国,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也是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学术自由的重视和追求。
中文名
终身教授
外文名
tenure
源于
美国
设置意义
终身教授制,顾名思义,就是一经聘任后,聘期可以延续到退休,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而且没有被解聘的压力,同时他们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
1、特奥多尔·蒙森
克里斯蒂安·蒙森(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年~1***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詹姆斯·哈威·鲁滨逊(1863.6.29-1936.2.16)美国历史学家,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
4、克罗齐
克罗齐( 1866—1952)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5、津田左右吉
终身教授(英语:tenure、academic tenure)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里一些教授职位的一种保障系统,使得大学教授通过考核期被正式授予终身教授后没有正当法律上的原因其职位不会被终止。
终身教授制度最根本的部分是根据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1940年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授制原则的陈述》(1940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终身教授制的最原始目的是保证学术自由的权利:终身教授制保护教授有权持反主流观念,公开对抗任何权威或者从事“不合时宜”课题的研究。这种学术终身制与西方国家独立司法系统里的法官终身制类似,使得(最高***)法官不必顾虑来自法之外的压力影响。 没有这种保障,整个学术界会因为没有讨好权势而承受压力或遭受迫害。给学者以“学识自***”,终身教授制目的在于鼓励学术原创,即在研究探索中他们可以得出自认为最合理的答案并发表由衷的结论。
终身教授就是一经聘任后,聘期可以延续到退休,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而且没有被解聘的压力,同时他们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
它可以为教授们提供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好学术研究,从而多出***级的人物,但终身教授制也有可能仅仅只成为一种待遇而与高校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它还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