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人物传记头像,人物传记头像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头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头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馆陶公主死后不愿跟丈夫同穴,反而要求跟情夫同葬,究竟是什么原因?

馆陶公主死后不愿跟丈夫同穴,反而要求跟情夫同葬,究竟是什么原因

馆陶公主刘嫖的地位无比煊赫,她是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唯一的女儿,又是汉景帝刘启的姐姐,还是汉武帝刘彻的岳母。汉武帝在位的时候,馆陶公主从窦太后的姓被尊称为窦太主,即使女儿陈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了,汉武帝对她还是不错的。

只是这个馆陶公主性格放荡不羁,在驸马陈午病逝后,她又养了一个男宠董偃,馆陶公主死时的遗言更是荒唐,要和男宠合葬。

人物传记头像,人物传记头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馆陶公主的行为很是荒唐,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她一直受到几个皇帝的宠爱,根本不把约定俗成的制度放在眼里,逾越礼制在她那里就不是什么事情,晚年的她和男宠感情很好,驸马去世多年再加上父母指定的婚姻也没什么感情,所以她就要求和这个情人董偃合葬了。

馆陶公主刘嫖就是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她是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弟弟刘启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刘嫖则被立为长公主,封地在邯郸馆陶,所以也称为馆陶长公主。

汉文帝去世后,继位的汉景帝刘启是她的同胞弟弟,两个人的感情很好公主的地位很高。馆陶公主为了家族长远的幸福着想,起先打算把女儿嫁给汉景帝栗姬的儿子栗太子刘荣,但是遭到了栗姬的拒绝,愤怒的馆陶公主又看上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刘彻的金屋藏娇言论让她很是满意,就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刘彻的好话。

人物传记头像,人物传记头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是刘彻成了太子,也就是之后的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馆陶公主是有功劳的,所以登基后对馆陶公主也很好,即使阿娇皇后被废黜了,汉武帝也还是善待馆陶公主的。

总之,三个皇帝都对馆陶公主很好。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帝和窦漪房的长女,生的很是时候,大汉繁荣昌盛,不再用公主出去和亲,馆陶公主真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千金,权力、地位、金钱一样不缺。

人物传记头像,人物传记头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到前177年,受父母之命下嫁给了千户侯陈婴的儿子堂邑侯陈午,作为皇帝的女儿见识颇多,根本不把这个老实巴交的陈午放到眼里,有了婚姻,并生了二子一女,算是圆满了。不!馆陶公主还要更完美一些!

馆陶公主凭着自己的父母是国之至尊,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长久下去,她设计手段联合王娡对付不顺眼的栗姬,废掉她的儿子太子刘荣,使得刘彻登上太子位,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顺理成章的成为汉武帝的皇后。至于自己的婚姻,也毫不避讳的豢养男宠,丈夫陈午对此也只能是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戴着顶绿帽子活了近五十年,前129年,撒手人寰,彻底解脱了。

没有了碍眼的陈午,女儿阿娇也生不出孩子因为嫉妒卫子夫搞巫蛊之术被废,馆陶公主没了牵挂更加无拘无束。她在早年收养了一个叫董偃的13岁男孩,生的俊俏且性格温和,作为养子令人教授才艺,一天天董偃长大了,才貌更加出众,馆陶公主迫不及待的收为己有,出则为随从,入则为内侍。

面对世人的非议,在安陵爱叔的建议下,馆陶公主先是装病,使得汉武帝来探望这位对自己有恩的姑姑兼岳母,馆陶公主顺势说病好了设宴感谢,于是制造了一个和董偃成双成对近距离出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机会,二人举止恩爱恭敬,对汉武帝照顾周到,汉武帝也就默许了这对忘年恋,董偃得以出入皇宫,人称董郎。

但毕竟是有违***,东方朔尤其看不惯,认为董偃私通公主有伤风化,使得君主不务正业,劝诫汉武帝不要对董偃那么好,汉武帝听从了劝谏,渐渐远离冷落了董偃。从此董偃便郁郁寡欢,刚刚三十就死了。

或许对董偃的爱是真爱,馆陶公主从董偃死后就再也没有养过男宠,没过几年,馆陶公主也去世了,享年74岁。死前遗言,要同董偃合葬而不与丈夫陈午合葬。尽管这个要求是越礼之事,但是汉武帝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了。

对于馆陶公主,一生无所畏惧,不受世俗婚姻牵绊,她的行为为后朝公主所模仿,在看重***道德的中国,不免遭人唾弃,但是毕竟和陈午没有感情,遇到自己的真爱并一如既往的去追求守护,也不能说完全就是错误的,爱是没有理由的,尤其对于皇族男性后宫佳丽三千,年纪一大把还不断充实后宫的,人们倒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是对于董偃,难以揣测他的心境,三十抑郁而终,想必不是拥有权力金钱日子就好过,身心就满足了的。

馆陶公主死后不愿跟丈夫同穴,反而要求跟情夫同葬,究竟是什么原因?

  馆陶公主是历史上是有名的公主之一,她的出名不是因为她的尊贵,而是因为她的聪明任性,或者说她的恣意。比如说题主提到的,她遗言死后不跟丈夫同穴,反而要跟情夫同葬,这样不合道德***的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馆陶公主的任性,其实是很早就有的。作为文帝与窦太后唯一的女儿,她从小金尊玉贵,也因为是女子,所以深懂窦太后和弟弟刘启的心思。

  她下嫁堂邑侯陈午,应该是典型的女强男弱的类型。陈邑是陈婴之后,和馆陶公主成亲的时候,才1800户的小侯,馆陶公主在陈家,想必也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有几件事情,能说明馆陶公主的能力。

  第一是充实刘启后宫。刘启当了皇帝后,馆陶公主多次进献美女,给弟弟充实后宫。这话当然得看怎么说,在群臣看来,刘嫖这姐姐当得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在刘启的后宫们看来,这姐姐太可恶,宫里美女还少吗?还没事就进献,东一个西一个地。可是他们什么都不能多说,群臣能非议刘启后宫吗?妃嫔能说皇帝好色吗?刘启当然开心,有这个姐姐,他得了多少知情识趣的美人儿啊。刘启知恩,受举荐而升级的妃嫔感恩,刘嫖的亲密度,蹭蹭蹭上升,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二就是参与废立储君。刘启的第一任太子刘荣,被废,就是馆陶公主与栗姬不和,馆陶公主转而联手王娡干下的大事,其实多少曲折,如何操作咱们也不多说,第二任太子刘彻上位,馆陶公主出了相当大的力气。

  第三就是平息窦太后的怒火。窦太后一生最喜欢的小儿子刘武,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为皇帝,就连太子的位置都没摸着边就抑郁而死,窦太后大怒,大孝子刘启手足无措。馆陶公主出主意,让刘启好好照顾刘武的孩子们,给他们破格封赏,于是刘武的子女们***得利,老太太也特别开心,相信刘启没下手杀弟弟,也就放过了对刘启的责骂,让他下了台阶,不再为难。

  第四就是保住刘彻的皇帝之位。刘彻十八岁之前,一直无子,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为了保住陈阿娇的皇后之位,馆陶公主倾尽全力保护刘彻,至于做了哪些事,不多说。后来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举荐卫子夫,生下孩子保住了刘彻的位置——当然了,这一招是馆陶用老了的招术了。

  阿娇失宠后,馆陶长公主也是很着急的,她费尽心机,各种操作,为求子花了几千万钱,但是都没有消息。阿娇无能,不断地为长公主带来麻烦,长公主也渐渐失去了耐心,转而追求自己的快乐,养起了小白脸董偃,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馆陶长公主,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极尽任性之能,当然了,她可不是没脑子,而是相当地有眼光,只可惜阿娇不会生,此前的算盘全部都白敲了,窦太后死后,刘彻也并没有就完全忘恩负义地把她抛在一边,而是给了她能得到的最大尊荣,只可惜她一生都是为自己,不顾及他人的眼光,当年送美女给弟弟,老年养男宠,都是一样的任性。如果丈夫能辖制也还好,偏偏陈午胆小怕事,什么都不敢,于是什么丑事,她都做得出来。(文/宛如清扬图/网络)

馆陶公主就是大长公主,真正的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原因就在于她身份的尊贵。

馆陶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异常受宠,汉文帝说这个女儿是夏天的冰雪,夏天哪来的冰雪呀,如果夏天来了冰雪肯定让人惊喜与意外,这只不过是汉文帝的一个比喻,说明他太喜欢这个宝贝女儿了。

馆陶公主还是汉景帝的同母同父的亲姐姐,相比皇宫里那些同父异母的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那感情上汉景帝肯定和馆陶公主更亲一些。

更要命的是馆陶公主还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姑姑和亲丈母娘,是曾经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并且管陶公主还是帮助汉武帝刘彻登上皇帝位置的幕后推手,可以说如果没有馆陶公主就不会有汉武帝刘彻的这一切。

你看馆陶公主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情深,想不飞黄腾达都难。

当然汉武帝不但姑姑馆陶公主关系深厚,而且与姐姐平阳公主关系也非同一般。因为汉武帝的卫子夫卫皇后和李夫人都是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的。

汉武帝很享受这种关系,平阳公主推荐给他的卫子夫,最后成了皇后,他的弟弟卫青成了大将军,最后还娶了平阳公主,当然卫子夫的外甥为霍去病也被封为骠骑将军,也是汉武帝的得意的将功臣。

而李夫人就是老昌邑王的母亲,后来的昌邑王也就是海昏候的奶奶。在卫子夫因为蛊惑之案与太子刘据被牵连至死之后,汉武帝刘彻宠爱的夫人就是李夫人,而贰师师将军利是李夫人的哥哥,虽然他后来战败投降了匈奴,但是曾经也为大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头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头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