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明堂火珠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明堂火珠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周明堂始建于垂拱三年(687年),次年底建成,号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入内参观。695年被毁,次年重建号“通天宫”。距今已有1300多年。
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效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顶层置金凤(后改作火珠,被誉为“国宝”),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性皇帝,她皇宫正殿几经波折,历经两次修建,第一次名为万象神宫,第二次名为通天宫。是唐代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
武则天所创立的明堂无论体量抑或意蕴,都是旷古未有之制。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据《唐会要》记载,明堂高86米,方100米,分为三层,下层象征四时,按方位施以黑、红、青、白四色,为方形。中层象征12时辰,为圆形。上部象征24节气,同为圆形。三层之间暗含天圆地方之意。建筑***有水渠环绕,形成环水如壁的辟雍之象,体现了明堂作为最高等级祭祀场所天人合一的特征。这种象征手法也被后世所继承,成为了礼制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
明堂的构造***用当时高层建筑通用的中心柱结构,以极粗壮的大木作为中柱,贯穿整个建筑,中柱周围施以各类梁柱构件,并用铁索使其相互联系,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结构体系。目前通过发掘,明堂遗址已被发现,中柱的柱坑基址直径达9.8米,深4米,武周明堂的雄伟壮丽,由此可见一斑。
李白的《静夜思》恐怕谁都会背诵,因为从你刚刚会说话开始,妈妈就会教你背诵这首诗,这首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非常适合小孩子学习。
除此之外李白还有一首诗我比较喜欢,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描写形象。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明月在古诗词里是主角,写明月的诗句数不胜数。耳熟能详的就不举例了。我选一些不经常读到的吧,请指点。
李白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日***尽花含烟,明月如素愁不眠”。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刘方平的“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韦应物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都是唐诗明月句。还有宋词里好多写明月的。
苏轼的很多,“明月几时有,一尊还酹江月”都很熟悉。更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在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明月佳句繁多,我以为是他心中的思念,理想,情缘等等都寄托与明月了,因为他政治上受排挤生活上很清苦,这是他的著名的行书帖《寒食帖》表现的。
古人追月,今人探月。何其妙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明堂火珠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明堂火珠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