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存在公共关系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存在公共关系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话最早是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他手下有两个最重要的大夫,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文种,两个人都立下了大功。范蠡比较厉害,他看出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比较能忍,属于能够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于是就有了退隐江湖、远离是非的想法,他劝好哥们儿文种:你听过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吧,我们如果再不想办法离开越国,迟早没有好下场!可是文种一方面觉得自己立下大功,而且足智多谋,越王勾践离不开自己,而且他也舍不得在越国的地位和富贵呀!于是范蠡自己走了,后来发了大财!而文种果不其然由于越王勾践的猜忌而死,死前肠子都悔青了!
其实,这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事儿在史上实在是屡见不鲜,哪朝哪代不能找出一大堆呢!所以这里画小一点范围,找了两个卸磨杀“驴”杀得快的,而且是典型的替罪羊。他们都是执行了主子的弑君命令,又被归罪而被杀,至少在这一件事情上,还是有点“冤枉”。
一个是三国时代的魏国,当时司马昭已经执掌魏国朝政,当时的魏主曹髦只不过是个傀儡,偏偏曹髦年轻气盛,不甘心当傀儡,再一次的忍无可忍后,他对身边的近臣说了那句有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不顾劝阻拼凑了几百人的“军队”去“讨伐”司马昭。司马昭闻知令宠臣贾充去处理一下,贾充带了将军成济和数千甲士挡住了曹髦“大军”的去路。
曹髦见有人马拦截,大怒说到:朕乃天子,你们要干什么?曹髦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不管怎样还是“真龙天子”,一时间将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贾充一看要坏事,冲着成济大喊:司马公养你何用?成济一听把心一横,拍马赶到曹髦御驾前,杀跑了几个宦官宫女,一戟刺死了曹髦!
弑君大案一出,群情激奋,有人提出要惩凶手,司马昭***装啥也不知道,在曹髦尸体旁大哭一场,命令灭了成济三族!成济临死大骂司马昭不是东西,可是有什么用呢!
另外一个就是后梁太祖朱温了,代唐称帝前他自己身在开封,但还是对当时已经是傀儡的唐昭宗感到不放心,于是密令在洛阳监视唐昭宗的氏叔琮、朱友恭在一天夜里带兵杀死了唐昭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温后来也是趴在唐昭宗李晔尸体上边哭边说:奴辈误我!把弑君之罪全都推到氏叔琮和朱友恭身上,命令把这两员大将斩首!朱友恭临死前骂道:杀我以塞天下之谤,奈苍天何!苍天才不管你们这些龌龊事儿呢。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例很多,比如春秋越国勾践时的文种大夫和西汉时期的韩信。
文种在越国是大夫!后来吴国和越国交恶,吴王阖闾也因此而死,其后夫差继位,夫差为了给他的父亲报仇,最终打败越国,但是却没有消灭越国,只是让越国臣服。
之后越王勾践也向吴称臣,之后又去了吴国为奴,留下文种守国。
之后文种和范蠡***勾践,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消灭吴国,就有了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国消灭吴国后,范蠡知道勾践性格,同时又深知鸟尽弓藏之道,所以范蠡最后退隐云游天下。
范蠡劝文种也退隐而去,但文种终究是没有离开,最后也被赐死。
而韩信,和萧何、张良一起被称汉初三杰,用兵如神,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大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汉建立后,韩信也成为异姓王之一,被封楚王,但是他因为功劳太高,终究是功高震主而后被贬为淮阴侯,最后被吕雉所杀。
鸟尽弓藏的事例很多,虽然犹如是卸磨杀驴之感,但主要的还是他本身功劳太大,地位太高,威胁到他主公的地位,他的主公为了解除威胁到就只能除去他们。
这样的事例不是一般的多,而是非常的多,问题直接反着问更好答,比如说“历史上哪个朝代没有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事,”一把手用不完,唐朝做的算是比较好了,弄了个二十四凌烟阁,把功臣都供在了里面。(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再有宋朝的赵匡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高明至极,这都算是两个特别例外的朝代,试想赵匡胤的皇位怎么来的?他完全有理由把那些个功臣、开国大将一个个全铲除殆尽!
说完了例外,再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朝代吧,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为了复仇吴王阖闾,把一切军国大事委托给大臣范蠡、文种,自己跑去吴国当人质,十年人质期间,受尽各种侮辱,吴王阖闾要越国的女人,不过夜就送来一批,要钱,可以说举国库之力往外掏。
最后舔了十年的苦胆铭志,算是复仇成功,越王勾践可是许诺范蠡、文种二人共知天下,如今到了兑现诺言的时候了,越王勾践却是黑不提白不提,文种不识好歹,间接提示越王勾践,该分天下了,结果文种就死了。
再说范蠡,为什么一定要用越王勾践诛杀功臣说起呢?就是因为作为臣子,在应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棘手问题上,范蠡是少有的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保全性命,并成功的人。
到了范蠡的位置,不是说走就走的,你走了万一你拉一帮人与皇帝对着干怎么办?这些事情你的交代清楚了,范蠡的做法就是在政治上极力淡化自己的欲望,程度足以让越王勾践觉得你小子确实没想法了。
然后出走,远离政治中心,并且不从事与政治相关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往下到明初朱元璋时期,把你们当做荆条上的刺,一个个全给拔出了,怎么拔?死法各异,一个比一个惨!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对“卸磨杀驴”的文艺的诠释。而提出这句话的人虽然没有被藏起来,他的挚友却兑现了他的语言。这里给大家盘点一下:
1、文种:是的,这话是范蠡告诫文种,劝他早日功成身退的。但是文种对勾践抱有太多幻想,对权位也不爱撒手,最后被勾践赐死;
2、韩信:秦汉之交最伟大的两个军事家之一,没有他刘邦就不可能在纯军事上战胜项羽。然而淮阴侯最后却死在了自己老友的蛊惑下,实在可悲;
3、荀彧:作为曹操起兵兖州的心腹,荀彧一直是曹操最亲密的战友,但当曹操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荀彧无法接受的地步的时候,俩人只好分道扬镳,最后以荀彧的死告终;
4、明初开国功臣:这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在朱元璋死的时候,几乎没有开国功臣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不仅因为老朱比较长寿,更因为他的那些老战友几乎都被他弄死了。
其实,大凡开创之主都是如此,可与之共患难却很难同富贵,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呢?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存在公共关系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存在公共关系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