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邦懂得人性,知道分享的重要。
我们知道楚汉之争,也就是刘邦和项羽之争。这里我们反思一个问题:
刘邦很粗俗,出身卑微,并且慢而侮人,就是喜欢骂人,高兴骂,不高兴也骂。
项羽出身贵族,重视礼数,并且有仁爱之心。韩信说他“恭敬慈爱”,陈平说他“恭敬爱人”,王陵说他“仁而爱人”,看法真可谓一致。
两个人的反差如此之大,刘邦反而赢得了天下。这里面的玄妙也正是我们谈的智慧,下面我们就从人生智慧角度看看刘邦是如何做事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说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在历史上,刘邦是第一个平民阶层,考自己的努力当上皇帝的人,他印证了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他也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偶像。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是这样评价刘邦的一生的:“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刘晔在《汉书》里的评价则是:“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而后世的五胡十六国赵国的君主石勒说,“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对刘邦崇拜备至。
苏辙评价刘邦说:“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宋朝著名的史学家何去非在他的《何博士备论》里则这样评价刘邦:“汉太祖挟其在己之智术,固无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归之者,盖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
朱元璋对刘邦更是推崇,他认为只有他和刘邦是提三尺剑取天下的布衣:“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毛主席则是这样评价刘邦的,“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而对项羽的评价则是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承认他的军事能力,一个是对他的政治能力不认可。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基于自己的格局和认知的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会得出完全大相径庭的评价和结论。让我们先来看看,和项羽处于同时代的人对他是如何评价的,首先看看陈平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史记·陈丞相世家》
在陈平的眼里,项羽的品格是高尚的,也能够恭敬的对待他人,但是在论功行赏时却优柔寡断,把功名利禄这些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不肯轻易赏赐他人,同时项羽对自己的亲族十分信任,但对于有能力的人却不能完全信任,因此很多有能力,却不能得到重用的人便纷纷离他而去,陈平便是其中的一员。陈平的这个评价代表了很多曾经在项羽手下,后来又投靠刘邦的人的真实心声。我们再来看看,在辩士郦食其的眼中,项羽是怎样一个人:
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
作为刘邦首相著名的辨士,在郦食其的口中项羽就成了“背信弃义、睚眦必报、有功不赏、有为不封、任人唯亲”的人。
在伟大领袖***的一句诗里提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直接指出了项羽盲目自大、沽名钓誉的特点。作为一位政治家来讲,项羽显然是不合格的。
而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项羽是不世出的英雄,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客观是相对的,主观是绝对的。每一个人的评价,都反映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但正因为有这些丰富多彩的评价,才使项羽这个人物更加丰满而鲜活,他所留给我们的故事也更加生动而感人。
加一点关于刘邦的评价,因为自己审题不谨慎导致只写了项羽没写刘邦,请大家见谅。对于刘邦的评价中,郦食其的说法直接指出刘邦是个好领导:
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刘邦不吝惜名爵封地这些东西,其核心思想就是“与天下共利”,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封王拜相、列土封疆都不算什么,证明刘邦有气吞天下的志向,其人并不吝啬。如果你让我选择领导的话,我肯定选择刘邦,而不会选择项羽。
伟大领袖***,对刘邦也给予了极高评价:
“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秦末乱世天下思安,项羽横征暴敛不得人心辜负天下对他的期望。而刘邦则能够从谏如流与人共利,这份胸襟和气度,实乃真英雄也。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的感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的感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