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中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中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
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
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汉桓帝永寿二年岁次丙申,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由于黄叔度耿介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品高尚,后人曾为其立碑建祠。历代文人墨客到黄叔度墓祠拜谒者甚多。1963年正阳县人民***将黄叔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黄宪的传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传记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
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二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特点。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传记一般结构形如纺锤,头尾细,中间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
二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待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非常明显,《说岳全传》是一部章回体***。
里面有很多演绎成分在内,它不具备人物传记的严谨性。
***中也存在很多常识性BUG,所以它只是带有浓重故事色彩的***,并非人物传记。
无论用哪一种标准,《说岳全传》都只能算是一种文学创作,而绝不能称之为关于岳飞的人物传记。
并且,就算作为***,这部书也不是像《三国演义 》那种严肃的历史***,更像《封神演义》那样的神魔***。
岳飞在历史上获得民族英雄的称号,是由一系列的***巧合而成,这中间当然有对岳飞的神化。
历史上的岳飞,只是宋金战争中的一位重要的将领,并且是不是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一位将领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在当时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并称为“中兴四将”,但是,在生前岳飞无论是军阶还是资历,都是最低的一个。
岳飞相比其他三人,留下的事迹最多,名声最大,这主要是因为他是被当时南宋***处死的。如果处死之后,没有后来的宋孝宗对岳飞的***,岳飞大约也只是历史上一位普通的将领,不会在历史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岳飞被杀有两大原因,一是反对当时南宋***的和金国议和的政策,另外就是上书要当时的宋高宗赵构立其养子赵瑗为太子,引发了赵构的严重不满,这是他最终被害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岳飞被害是因为朝廷中主和派占了上风,而后来的***也是主战争派的意见占了上风的一个结果,就在岳飞***之后,秦桧也有岳飞类似的经历,宋宁宗北伐时,将秦桧的谥号改为谬丑,后来又想议和了,又再将秦桧的谥号改回之前高宗时定下的“忠献”,可见历史从来没有盖棺定论之说。一切不过是政治对历史的利用。
想想看,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干预***立储的事情,确实是犯了古代政治的大忌,特别是这个赵瑷并非皇帝赵构的亲子的情况下,岳飞此举不能不说有军人干政的嫌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中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中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