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南宋灭亡的历史***跳海,南宋灭亡十万人跳海记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宋灭亡历史事件跳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跳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陆秀夫为什么要背少帝跳海,十万军军民也跟随一起跳,为什么?
  2. 南宋流亡政府原计划是往哪里逃?为什么攻打雷州?如果打下雷州会怎样?
  3. 宋帝昺灭亡是哪年?
  4. 南宋王朝是如何亡国的?

陆秀夫为什么要背少帝跳海,十万军军民也跟随一起跳,为什么?

***发生在1279年3月19日,广东崖山海域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随后十万军民也随着一起跳海,原因宋朝败了,宋朝亡国了,陆秀夫带着皇帝投海,是让皇帝有尊严的死去,十万军民里面有很多官员的家眷,国亡了,追随皇帝而去是对尽忠了,他们当了俘虏以后,也会被元军羞辱***,跳海也算保全最后的尊严

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跳海,南宋灭亡十万人跳海记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民族气节、士子尊严

中华大好河山沦入夷族之手,南宋偏安多年,始终没有像样的抵抗,此时全无力量诏令天下反杀,大势已去!

堂堂中华九五至尊岂能落入敌手,任人欺凌?南宋十万军民在崖山兵败之际,集体跳海,壮烈殉国!

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跳海,南宋灭亡十万人跳海记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靖康之耻历历在目,徽钦二帝及皇宫所有女眷都被金国掳到五方城,皇室尊严碎了一地,皇亲贵胄在浣衣局衣不蔽体,任人践踏,而宋军投鼠忌器,因为有皇帝在敌国做人质,始终不敢誓死相搏。如果南宋幼帝落入蒙古人之手,后果不堪想象!

江山丢了、皇位丢了,但***尊严还在,绝不苟且偷生,以死明志!

陆秀夫乃南宋左丞相,读书人的气节是凡夫俗子读不懂的执着和忠烈,与其致令幼帝落入敌手,莫不如一死了之,有体面的死去!

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跳海,南宋灭亡十万人跳海记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满清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抓到了洪秀全儿子洪天贵富,此子只想做个读书人或者普通百姓苟活下去,主动自首、痛哭忏悔,其《悔过书》极尽谄媚,几乎相当于下跪求饶了,而且此时太平军剿灭殆尽,洪天贵富根本不可能反杀,他也没这个雄心壮志,就是个普通书生。但清廷还是将其凌迟处死,一千多刀,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啊!如果早点在战火中战死,或者自尽,起码是个痛快!

所以,沦为阶下囚,不如壮烈一死,自我了断!

二、唤起中华同胞的同仇敌忾

陆秀夫背着幼帝的纵深一跳,唤醒了饱受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欺凌的汉族人民的灵魂,内心深处燃烧起复仇的火焰和团结的振奋,为100年后朱元璋回复汉氏江山奠定了感情基础和凝聚力量。

汉初,刘邦招降孤岛豪杰田横,并威胁如果不纳降就杀掉孤岛上的500人,田横为了保全500岛民,孤身踏上招降之路,途中自尽,两名随从自尽,孤岛上的500人全部跳海,书写了中华民族“士为知己者死,绝不偷生”的慷慨悲歌!徐悲鸿名作《田横五百士》就是对田横士子尊严的隔空致敬!

田横、陆秀夫,千年对望,共同以死明志,中华浩然士气长存天地!

南宋流亡***原***是往哪里逃?为什么攻打雷州?如果打下雷州会怎样?

南宋不是攻打雷州,是收复。因为雷州是南宋的固有领土。之前南宋被蒙古打得到处流窜,元军尾随宋军,攻破了雷州城(今湛江),无奈之下,南宋抗元军民只好逃到了硇洲岛。当时宋王室知道大陆待不了,所以决定逃亡占城(越南中南部的古国,也是******,与宋交好)。而因为当时还没有从北部湾到占城的航线(而硇洲岛位于湛江的西北,靠近广西北海市的地方),要想去占城,必须要经过雷州。所以宋军不得不去收复雷州。但在宋军攻打雷州时却遭遇了失败,眼看南渡占城已经没什么希望了(雷州之战损失了很多人,剩下的那么点人,就是到了占城也难以立足了),他们只好又逃到了崖山岛。但之后,元军又攻崖山,最后南宋十万军民全部跳海……

看到这个标题,仿佛20万将士集体跳海的壮烈情景在我眼前浮现。感慨于南宋流亡***宁死不投降的气节。此刻,我的心情是沉重的。

南宋后期,忽必烈的元军逐渐强大起来,在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后,逐渐统一了北方。但忽必烈没有停下脚步,继而兵指中原南宋。

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宋恭帝投降。但太后杨淑妃不甘心宋室就此灭亡的命运,于是携两个儿子(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史称”宋朝二王”)逃出京城,过起了漂泊的逃亡生涯。

“宋恭宗”投降后,一些忠勇之士并不承认“亡国”,流亡途中又拥立益王“赵罡”为“宋端宋”,尊生母杨淑妃为太后,封弟弟赵昺为“卫王,”组成了“流亡***”,奋力抗元。

流亡***遴选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泉州,因为这里有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①宋朝的大批宗室子弟都在泉州。血脉相连自然会同仇敌忾。他们认为泉州人民会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②在临安外滩,长期预留着一支海上部队。一旦元兵来袭,可随时从海上撤离。并且沿海的“制置使”手中还有一支打击海贼的水师。所以流亡***对泉州的海上力量比较有信心。

③蒙古原是骑兵或步兵,后虽经一些投降元军的将士的训练,水师力量有所增强,但元军战船基本上是内河船只,根本入不了海。所以宋军决定凭借海上力量的优势与元一搏。

④在经济上,自宋立国以来,非常重视海外贸易。特别是泉州,1087年设置为“市舶”,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海上贸易的繁盛也带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其中,尤以蒲寿庚为最典型的代表。由于蒲家的影响力,朝廷任命蒲寿庚为“舶司提举”,掌握着舶司所有的进出口贸易商品,同时负责舶司的对外招商。

宋帝昺灭亡是哪年?

宋怀宗赵昺(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男,汉族,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宋朝第十八位皇帝,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享国3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元末,小明王韩林儿自称宋徽宗后代,建立大宋***,上庙号怀宗。

南宋王朝是如何亡国的?

南宋的败亡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是先天不足、政治***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

南宋继承于北宋王朝,有逃难亲王赵构建立,继承了北宋的大部分政策,比如说文人治国、压制武官集团等等,在王朝对外政策制定上主要基调就是妥协、岁币等等,可以说比较软弱;由于赵构的皇位继承非是正常程序的移交,决定了赵构偏安一隅的基本国策,对收复北方失地不在乎,也决定了南宋王朝缺乏战略缓冲地带,这就带来了南宋***的先天不足。

二是政治***

南宋的***问题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说起,当时赵匡胤通过赎买的方式买断了开国元勋的兵权,虽然实现了和平过度但带来较为严重的***问题,石守信等将领放弃兵权后,大肆***,赵匡胤也视而不见,朝廷的默许纵容了武官集团的***,到了南宋也一样,南宋著名将领韩世忠战功赫赫,但为了的到赵构的信任,不惜通过故意***的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反而安享晚年,这就可以看出南宋当时的政治环境,这还是南宋开朝不久,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宋灭亡的历史***跳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宋灭亡的历史***跳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