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郎平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郎平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确实如此,郎平是中国女排中最早的留洋运动员。经过其努力,“郎平”已成为如今中国女排乃至世界女排的一块门面。
自郎平留洋的先列已开,后有王一梅、魏秋月、朱婷。不过,王一梅和魏秋月的留洋经历是失败的。
郎平的留洋经历是成功,无论是她执教美国队,还是执教中国队,她所执教的成果都是显著,均可以体现其成功!她还是唯一一名奥运冠军教练,因她不仅在球员期间拿过奥运冠军,在执教的期间也拿下奥运冠军。
在土耳其联赛中,朱婷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在排球届的地位--世界第一主攻手!
这两人的海外完美的经历在中国女排的留洋史上,是无人能比的!
在郎平的自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86年,正值郎平的事业巅峰,25岁的她早早戴上了世界冠军的桂冠,接受来自全国人民的瞻仰,就在属于运动员的花样年华之际,郎平却毅然决然决定退役出国,这一决定并不简单,但却因此影响了郎平的一生。
在国外的日子当然不比国内舒坦,没有了前拥后簇,没有了声名显赫,一无所有的郎平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过着一穷二白、粗茶淡饭的清贫日子。那时的舆论不比现在,作为“民族英雄”的郎平的出走,受到了如潮水般的责难。但远在大洋彼岸的郎平却终于因为不必再将别人的声音听入耳,而开始可以听见自己内心的诉求。
1989年,郎平与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签约,第一次为钱打球,所以哪怕是右膝关节受伤违背医嘱郎平也轻伤不下火线,咬着牙上场打球。后来,1995年,郎平应邀回国执教,回忆起在国外为俱乐部打球、为生计奔波的时光,郎平形容自己总算把“世界冠军”一脚一脚踩在地上,心中却无比踏实。
郎平的留洋时光充满着她们老一代女排的味道,是有着尘埃的泛黄记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不断敞开,国内外的文体交流也日益频繁。当代排坛炙手可热的朱婷,于2016-2017赛季加盟土耳其豪门瓦基弗银行,这对于正值上升期的她无疑是一个实现质的飞跃的好机会,比起前辈们遭受的非难,朱婷得到的更多是祝福。
在留洋俱乐部时期,朱婷的确进步惊人,她随队伍拿下了八座冠军奖杯,实现了囊括联赛、杯赛、***、超级杯、世俱杯的“大满贯,并在入会的第二个赛季,斩获超级杯、土耳其杯、世俱杯、***、土超5大赛事的所有MVP,成为了名副其实的“MVP收割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们开始走向国际,“留洋”一词也在历经多年的洗涤后一扫前尘阴霾,焕发了新的光芒。如果没有那段特殊的留洋时光,就不会有现在由郎平率领的高效年轻系统化管理的中国女排,就不会有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女排队长朱婷。日头无法卷土重来,但是它会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柔声告诉你,岁月从不辜负有心人。
毫无疑问,郎平和朱婷是留洋最成功的两个人。
朱婷和郎平的出国,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她们只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名义上的公派。
朱婷是在排球生涯刚刚开始,加盟土超是为了学习长见识,是为了排球而留样。
郎平就不同了,她是退役后出去的,说是求学,但绝不是为了排球,美国没有职业联赛,到学生中去学排球?
虽然后来郎平又开始在国外打球,甚至可以执教,但这都与中国排球没关系,那只是她为了能在国外,为了有饭吃的谋生手段。
尽管现在她们都在中国女排,但朱婷的家在中国,在河南,而郎平的家已经不在天津武清,也不在北京朝阳,而是美国,没有人会吧一颗中国心放在美国。
首先呢,郎平在1986年退役以后就不太想在国内呆着了,一来呢想去国外呆一两年开开眼界。二来呢,郎平实在是太红了,而且已经深受这种困扰。就是那种巨星走到哪都要戴帽子戴口罩的情形,不过以铁榔头的身材特征,帽子口罩是没多大用了,所以郎平感觉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打扰的快没法弄了,所以就想着要出去。于是郎平就先进入了北师大学英语,半年后,有一个机会,郎平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其实当时也有很多人劝郎平,以她这样的成绩和资历,去体校或者体委做领导工作,那也完全是够格的啊。但是郎平表示,自己肯定不会去当官,以前的一件事给她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年啊(具体哪年不能说,怕你们猜出当事人是谁),中国女排在在湖南的郴州训练,那时的训练基地条件很差,竹棚子,透风的,冬天很冷。
有一天,郴州基地的主任来找郎平,说领队让郎平跟他去一趟国家经委。
那时候的郎平哪知道这里会有什么事啊,去就去呗,领导安排的。结果去了才知道,这个主任是到国家经委要钱,说是要改善训练基地的环境,所以郎平去了之后也帮基地主任说话,陈述训练基地的简陋。当时的郎平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也许是因为她影响力的原因,国家经委果然给予考虑,很快就拨了钱。
结果这个事就坏了
中国女排五连冠是神话,但是郎平只打了四连冠,第五冠是随队助理教练,张蓉芳是主教练。神话只属于中国女排的集体,其中孙晋芳是81、82队长,张蓉芳83、84队长,郎平85的队长,杨锡兰86队长。神话不是郎平个人,当时也没什么光环,退役进入北师大学习英语。因为她丈夫在外贸工作找到了出国的门路,她还没有毕业也跟着出国的。那时即使美国的穷学生,也比中国的干部挣钱多,再说那时出国回来有购买进口大件电器彩电、冰箱的指标很有诱惑力。孙晋芳、张蓉芳选择了进入体育局做干部,郎平和杨锡兰选择跟随丈夫出国,杨锡兰定居瑞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郎平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郎平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