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事件时间节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事件时间节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不同。初中历史教材对历史***鲜有原因、背景、意义、影响这一类的分析,即使有也只是一笔带过,停留于一两句话或者正文边“想一想”“思考题”这一类的。
(初中历史教材)
所以初中历史是通史,以时间为线索,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历史时间表,对一些主要历史***和历史***的简要情况有一个概念。从难度上来说,初中历史非常简单,只要熟读记忆就可以了。初中历史的作用在于为高中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历史相比起初中历史更加专业、深入。以人民出版社的教材为例,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选修包括改革史和战争史等。所以高中历史已经从入门级别的通史跨入需要动脑思考且成体系的专门史。
高中历史除了分析***起因经过结果外,还需要学生掌握分析***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其他原因、影响、意义等的能力,要求更高,也(相比起初中)更专业。
如果没有初中历史的基础,很多课余时间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连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唐、宋这些朝代的先后顺序都搞不清楚,根本无法学习高中的汉承秦制、均田制、北宋三冗等知识点,更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概念或历史规律。
如果没有高中历史教授的基本的分析历史***的能力,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就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连历史学入门都算不上,更遑论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所以初中和高中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为了形成基本时间观,初中历史很有必要教完世界史的。两者教学目标和方向并不相同,所以不矛盾。
(高中历史教材深度明显高于初中教材)
我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的 老爸是党员 从小家里都是党史军史的书籍 小学就比较了解这些东西 从小一直是历史学爱好者 最喜欢高三历史模拟 每次都会有惊喜 曾经考过94分 刷了学校的记录 引得历史老师大为惊叹 历史老师讲课时最怕我提问题 因为我的史料在老师看来太多太细了 要说服我太困难 解释起来会耽搁后续的上课时间 同学们又喜欢起哄 每每只能说下去我们再讨论。闲话休说。初中的历史课就是年代人物***的概述:什么人 什么时间 干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同时出现了什么新事物。就这样,没别的,这是侧重点,考试也这样考。高中不一样,事物发展是表想像 不停让你分析背后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 以及各种矛盾 直接原因背后有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涉及各方面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 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同 特别它老喜欢把中国同时期和其他各国做比较 这是初中不会有的 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辩证关系 特别是在1860时代的各国大变革 最喜欢出考题 。一个选择题 需要你大量的知识体系做支撑,你期待从本上找答案是不可能的。简单说把一大堆课本放那,给你看,你不会还是不会。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我作为一名拥有十年教龄的资深历史教师,可以告诉你的是,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但是内容背后蕴含的历史思维、历史视野、历史素养差别还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上海浙江等省份早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数年,我所在的省份从2020年下半年将实施高考改革。2020年全国绝大数省份也会实行全国统一的新版教材。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历史学科主要是培养目标是立德树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是高中历史培养的总目标。
二、高中旧版教材主要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进行专题式学习,再加上一些选修模块,虽然和初中内容上有重合,但是无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新编的教材按照必须、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主要的模块,普通高中《历史》统编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再加上选修的部分。内容得深度和广度已经超过了老版教材。对高中生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更高。
四、高中的教材也是服务于高考选拔的,这区别于中考历史的基础性考查,难度偏大。
谢邀,作为一名曾经的政史类高中生,我学的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相比,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最大的区别在于,高中历史会学习的更深入,更细致。初中历史很多都是一笔带过,不会深入发掘,而高中历史恰恰相反。比如初中历史对于洋务运动,对于辛亥革命,考纲要求可能仅仅是了解它发生的时间,背景和意义,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到高中历史则不然,它不仅要求你掌握这些基本的东西,还会要求你与同时期外国发生的一些民主革命想比较,或者要求你联系中国以前的相关历史***做综合分析。因此,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内容的改变其实并不大,真正改变的,是对于历史研究纵向深度和横向维度的扩张。世界观更全面,思考问题更加辩证,答案也相对开放,容易发散思维。这就是我的观点,望***纳。
还是讲从古至今的历史。只是初中历史泛泛而谈地告诉你,大致有哪些历史大事,让你有个脉络。高中历史讲得更深入。举个例子,如果用人的画像来比喻,初中历史是骨骼,高中历史则是血肉,变得更丰满立体
强国路上》准确把握新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逻辑,别出心裁地选取新中国砥砺奋进的26个重要历史节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两弹一星”、十一届三中全会……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民生等新中国建设的各领域,均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重大战略、重要会议、重大成就。
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党和国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到2020年年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
这方面通过做题就不难发现,中考纯粹考历史***时间的还是很少的。
记住那些重点大***,其他的,考试也不会问那么细,还有那么多意义精神人物要考,为什么一定要抓着时间不放。
而且历史确实是需要背诵的科目,但很多问答题看的也有思路,选择回答的路径和切入点。并不是你全不会背就能够得满分的。
但就中考来说,历史试题是不会直接考你时间的,很少有题问你诸如:辛亥革命的时间是哪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哪年开的?这样的存时间性的问题。
但是要想在中考中,历史考高分,必须理清所学历史上大小***的时间脉胳,知道每一个时期的衔接时间点,以及每个时间点内发生了什么事。并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按时间顺序融合在一起,这样你在答题时,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和因果上宏观把握,一般得分的机率就会特别高。
要想理清历史发展的时间脉胳,能把所有的时间记牢最好,但对于繁忙的中学生来说,这又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来理清,怎样来记,还是有技艺的。
最重要的是:弄清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以每一个转折点为节点来对照记忆历史***的时间。
单就中国近现代史来说:中国历史近现代史在中考中占65%以上的分值,那么理清中国近现代史,就要弄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历史节点和转折点。大的方面来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包括,[_a***_]国家的侵略和本国人民的反抗和救国图存道路的探索。在国际上,中国***战争正处于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迅速扩大的西欧各国时期,西方由于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迫切需要打开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赚取工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本。
而这个时期还有一个转折点就是1894年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此时期,在国际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社会转为帝国主义阶段,此时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特点也就发出了变化,从《马关条约》可以看出来,由掠夺工业原料发展为资本输出。
二、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由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步步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此时期在国际上更是风云变换,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短暂的繁荣和一战凡华体系建立的不公平,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再加上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三、从1949年——1956年,分为新中国建立的巩固期,探索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此时国际上最重要的***:一是,各国战后的重建;二是,美国的援助西欧马歇尔***;近而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美苏争霸。
四、从1966——1***6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这一时期被定性为一次严重失误,中考考察的比较少。主要是吸收哪些教训,得到什么启示这样的题。
五、从1***8——至今,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这一部分考点比较多,中难题也有一部分,要重点复习。在国际上,美苏争霸,以苏联解体告终,启示人们:经济发展是各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于是各国着重发展经济,世界向多极化趋势渐趋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时间节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时间节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