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绘画相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和绘画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绘画通史,其书中较系统而完整地总结了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遗产,记录了从上古至唐会昌元年(841)的擅长绘画的名人凡370余人小传。
此书所述见闻,可谓包罗宏富,诸逸文轶事,亦多得珍存,引据堪称浩博,可称赅备,确实为研究中国绘画史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作者张彦远,字爱宾,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出身于世称“三相张家”的河东望族。其祖张嘉贞、张延尝和张宏靖均为盛唐时著名宰相,故有此称。家藏图书真迹颇丰,为其提供了研究历代书画的条件。
关于张彦远的生卒年,学术界还是有不同说法的。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张彦远生于815年,而卒于907年。此外关于其生年有813年左右一说,卒年还有875年一说。也有学者认为张彦远卒年难以确定。(1)
《历代名画记》书影
张彦远于唐大中初年曾为礼部员外郎,后迁任舒州刺史、大理寺卿。除本书外,还著有《书法要录》4卷传世。
本书的前3卷为绘画通论,包括《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论画六法》、《论画山水树石》、《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论顾陆张吴用笔》、《记二京外州寺观壁画》、《述古之秘画珍图》诸篇。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如认为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而且绘画能够“叙其事”而“载其容”、“咏其美”而“备其象”,起到其他艺术所起不到的作用。
按照相关历史资料可知,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白脸武将,不是黑脸粗汉;是一个琴棋书画精通,文武双全的武将,其中镇守长沙和巴郡的时候,就充分体现张飞是一个会画画,会书法,懂得治理地方的文职才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绘画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绘画相关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