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从古至今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深圳从古至今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超过600年的“深圳”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中国古代的深圳
深圳又称鹏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
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们以***、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秦皇设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1、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因境内有一山名曰宝山,山有宝,得宝者安,故而得名。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宝安县范围包括现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2、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中国明朝***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3、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
4、1***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古时候曾被称宝安县、新安县。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谢悟空小秘相邀!
新安县志清楚地记载了深圳六百年来的历史和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许多人认为深圳沒有悠久的历史完全是一种误解、可以说在六千多年前我们新石器祖先就在大梅沙一带生养休息。留下了许多古老建筑群及活动场所。
大鹏所城。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在深圳东部、占地11万平方,始建于明朝年间她是我国南部重要海防军事要塞、也是明清两朝******、反抗帝国入侵主要前线境地。也是深圳市红色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八大景点之一。
凤凰古城。坐落在深圳福永街道凤凰山脚,这遍古色村落离今有一千多年了、给深圳曾添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味道。其中有许明清建筑经历六百余年风雨、整个村落青石板路贯穿全景,这在岭南少有的古建筑群落。属深八大景点之中值得人们去游玩观光。
绝非是广为流传的所谓的小渔村。香港被割占前,新安县的南头城、大鹏所城就一直是海防重镇。香港被殖民后,母县新安县就成为内地和香港连接的重要通道。广九铁路开通之后平湖、布吉、深圳几个镇得到了极***展。特别是深圳镇,建国后宝安县直接将县城从南头迁到深圳镇。
百年前的深圳是一个广东比较大港口,很多日用产品由沙角鱼涌码头起岸,由挑夫挑往内地,同时内地活禽等食品由挑夫经罗湖、铜锣湾挑至九龙,所以,一百年前也是一个物流口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圳从古至今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圳从古至今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