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包干到户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包干到户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年春天,为了抗御旱灾,安徽省不少生产队也实行了包产到户,至1***9年全省约有10%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同时,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穷困生产队也实行了这种生产责任制。
最早恢复包产到户做法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大队(小岗村),这个村后来被高度吹捧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包产到户得到了当时的安徽***万里的支持。 这种情况下,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对于包产到户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取不同的方针,并肯定了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
尔后,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用和推广。1981年1月,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中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1%,到同年6月增加到19.9%。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
包干到户是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农民享有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但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根据双方签订的有关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农户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积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 这项制度最早于1962年在山东等地短暂实行,***结束后,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重新实行,收效很大,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飘向全国各地。
答:“包产到户”是我国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的一场革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创举和先声。1***6年9月,在四川省蓬溪县原群利公社九龙坡大队(今群利镇九龙坡村)的两个生产队秘密进行的“包产到户”试点,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8年12月,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在那个冰冷的冬夜签订生死契约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九龙坡大队的1100多亩土地已经全部实行了承包。九龙坡村比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时间早两年零3个月,比全国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早了近5年。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被饥饿驱使的农民自发的行为,而九龙坡大队的“包产到户”是个***“公社书记”自觉的行为,它向世人昭示,***人是如何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而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
分田到户是在1982年1月1日。 根据史料记载:198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此后,中国***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包干到户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包干到户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