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比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比干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比干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嘉靖那么聪明,难道不知道严嵩贪吗?那他为什么要用一个贪官?

嘉靖那么聪明,难道不知道严嵩贪吗?那他为什么要用一个贪官?

对于皇帝来说,派谁办事都一样,谁都要贪,但是你要把事办好,贪在一个范围内,嘉靖就不计较了,因为换一个人,他还不是要贪。我们可以借鉴下嘉靖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说的话。

嘉靖说:

比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折里劝朕只用长江而废黄河,朕其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这段话中,嘉靖将严嵩等奸臣们比作黄河,将清流们比作长江,用黄河水浊但滋养了两岸百姓论证任用严嵩等人的必要性。只要能灌溉大地,不管是黄河还是长江都要用,但是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都有泛滥成灾的时候,所以用谁都一样。

这意思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意思。

比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做皇帝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是开了一个无限责任的公司,还是独资公司,不是合伙公司。

对“公司法”有概念的应该明白“独资无限责任公司”是什么性质!

比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典型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有人愿意开这样的公司,也没有这样的公司。

可是,嘉靖皇帝家开的就是这种公司。

“独资无限责任公司”如果倒闭,后果对于老板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老板要拿出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家庭所有财产去清偿所有的债务。

古代,甚至要把子女和大小老婆还有老板本人的人身拿去卖钱,以清偿公司债务。

比如宋徽宗

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金·李天民·《南征录汇》

此种公司倒闭对于员工来说倒问题不大,重新再找一个老板也就是了,不用把已经领到手的工资退回去的。

显然,你不了解皇帝怎么用人的。

对皇帝来说,严嵩跟其他那些你认为的清官没区别,大家都贪,只是你以为那些人不贪而已,天下没有不贪的官,这是皇帝知道的。

那皇帝用谁呢?肯定是听话的人,能给他解决问题的人,

严嵩可以不要名声,替皇帝解决问题,把恶名都揽在自己身上;而那些清流呢?爱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名声,既然他们要名声,那肯定就把皇帝名声搞臭了啊。

皇帝需要的是平衡,只要不过火,在可控范围内,那就用他,如果过火了,权力不受控了,那就杀了他。

严嵩这样名声不好的人,杀了他没问题,那些自诩清流的贪官,你怎么杀?

记住,历史上那些名声不好的贪官,比如严嵩、和珅,都是这种人,能替皇帝解决问题,能把恶名揽上身,能给皇帝捞钱解决财政问题。

纵观大明朝,勤政治国的皇帝有,但不多,各种各样的奇葩皇帝倒是不少,似乎还层出不穷,什么几十年不理朝政,皇帝做木匠等等言尤不尽。

嘉靖一朝更是无从谈起,明衰败应该也是从嘉靖朝加快的,首先,作为皇帝,嘉靖帝还是有拿的出,比如,他的皇帝位子是天上掉的“馅饼”,因为他本不是太子,因为没有太子所以他当了皇帝,其次,他是唯一一个被宫女差点谋害的皇帝,前所未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有,在位时间绝对排在所有皇帝的前5名。有人会说,就是因为皇帝位子来的容易,所以他用贪官做宰相,其实不然,作为封建社会的皇帝,他的思想里永远是家天下,这样问题就简单了,不论怎么样,只要没被赶出紫禁城,拿房产一项永远都是全国首富了,衣食无忧更是自然,何况整天还是被三叩九拜,九五至尊,似乎不玩出花样都没道理,用什么人自然无所谓了。其次,明朝国家的政治制度已经完善,经历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明朝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更有加砖添瓦,制度已经形成,几乎是按部就班,最多就是内耗,所以嘉靖朝宰相轮流做,你斗罢来我上场,小小严嵩自然无关紧要,何况,严嵩此人懂得察言观色,知皇帝好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比干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比干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