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吴三桂历史***概括,吴三桂历史***概括5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书鲁亮侪事概括原文内容?
  2.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时候,南方的明军在干什么?

书鲁亮侪事概括原文内容?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也?”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吾暍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驰去。合邑市民焚香送之。

节选袁枚《书鲁亮侪事》

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亮侪的父亲曾任广东提督,因受三藩胁迫,与他们结了盟。当时亮侪只有七岁,被作为人质押在吴三桂处。

吴王上朝时,亮侪穿了件黄裌衫,头戴插有貂蝉的武官帽子侍立在旁。他年轻英豪,读书完毕,每天与吴王帐下的健儿学习秦国越国作战时所摆的军阵以及掷涂泥、赌跳跃等各种武技,所以他的武艺尤其超人一等。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时候,南方的明军在干什么

谢邀!笔者不是专业历史专业出身,但却是一个历史重度爱好者,对于历史,无论正史野史还是后人研究分析,所有广泛涉猎。因而,在这里根据真实历史和个人见解,进行回答。若有不当,还望斧正与见谅!

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对吴三桂的行为进行解读。根据不同的解读,使得对吴三桂的评价因此各异。首先来看看吴三桂的简介。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1612-1678),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吴三桂历史事件概括5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夺得武科举人。后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崇祯在位期间,出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六年(1649年),镇守,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举兵起事,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1644年是吴三桂一生的转折点,刚好将其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前三十余年(32年)为明朝人,效忠朱明,受明廷皇恩;后三十余年(34年)为清朝人,效忠满清爱新觉罗氏。所以,抓住1644年,去解读吴三桂的行为,更容易看出内在的东西。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以身殉国。这个时候的北方,山海关在吴三桂手中,江南、西南大部分地区还在明朝控制之下。吴三桂被李自成农民军和满清八旗兵夹在了山海关之间。此时摆在吴三桂面前的有三条路: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迎降清军时,是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农历四月份,在《国榷》中记载:“三桂惧,将数百骑突围出关外入敌营,髠见台星可汗,可汗大悦,约进兵击贼。三桂复入关,尽髠其兵,刻日决战”。我想这就是吴三桂迎降清兵的开始阶段。附图。


而当时南方的明军在干嘛呢?我拿当时南方的明军主力说说。其主力无非就是江北四镇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部,还有武昌的左良玉部。

首先来说说那时候未来的江北四镇在干嘛?

我负责任的说这四支部队都掺和进了立新皇帝的事。话说当年四月份,为崇祯皇帝发丧以后,“会南都议立君”。当时的南京的大臣们,包括史可法在内,都支持潞王朱常淓,而反对立福王朱由崧,虽然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但列出七不可以反对,而“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


当然,在南京的诸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明史》的《马士英传》说道:“诸大臣虑福王立,或追怨“妖书”及“梃击”、“移宫”等案;潞王立,则无后患,且可邀功”。所以说南方诸臣拥立福王的目的一是怕报复,二是可以有拥立之功。(注意参与密谋的人没有史可法)。


但是这遭到了督师庐、凤的马士英的反对。然后,马士英“密与操江诚意伯刘孔昭,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结”,联合对南京朝廷施压,“诸大臣乃不敢言”。于是,福王得以正位,这就是这四镇在那时干的事。


而左良玉军在干嘛呢?左良玉此时在湖北武昌一带呢!崇祯十七年三月还装模作样的上书要救援京师,“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而福王立后,“以上流之事专委良玉”。所以在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份的时候左良玉在湖北一带驻扎着。后来左良玉因为北来太子之事反对弘光朝廷,那是后话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吴三桂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吴三桂历史***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