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拿破仑退位法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拿破仑退位法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15年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不但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完全没有翻盘希望,只能退位认输。
拿破仑早期能够以一国对抗全欧洲,除了本人军事才能外,主要有几点。一是法国大革命后,民众积极参军;二是波兰、萨克森、意大利等受压迫地区把拿破仑视为解放者,提供了大批军队;三是欧洲传统列强还在***用陈旧落后的军制和战术;四是多数时候,反法同盟各国心不齐,有的参加有的不参加。
但是在深陷西班牙泥潭和俄罗斯惨败后,拿破仑失去了大批军队。相反,欧洲列强则学习了法国的先进经验和战术,也大批扩军。1813年,俄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等国家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向法国发动进攻。这次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联军人多势众,而法军主力已在西班牙和俄国损耗大半,最终法军战败,原本依附法军的一些德意志诸侯也纷纷倒戈。1814年3月29日,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
拿破仑虽然在1815年2月离开流放地,再度回到法国,并且得到法国人的重新拥戴。但是他面临的对手也更加强大。欧洲各国瞬间结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就,近百万军队陆续出发,准备最后一次绞杀拿破仑。而拿破仑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拉起了二十万人军队。他的唯一希望,就是赶在遥远的俄军、奥军到达前,对敌人各个击破。如果一旦失误,他的结局也就定了。
6月16日,拿破仑击溃普鲁士军。但普军主帅布吕歇尔带着主力溜走了。拿破仑追不上普军,又担心普军日后跳出来搅局,留下3万兵力给他的一个元帅格鲁希去追击普军,自己赶紧带着7万人马去打下一个敌人英军。
英军主帅威灵顿公爵带着7万大军早早就在滑铁卢严阵以待。6月18日,决战开始了。两军激战许久,都到了极限。这时候,布吕歇尔的6万普军赶到,鏖战了一天的法军将士顿时垮了。
滑铁卢兵败后,拿破仑只剩下十余万残兵败将。而且,他的对手普军和英军已经合流。单是这两支部队拿破仑就没法取胜,更别说后续还有几十万联军赶来。再打下去也没有任何胜算,只能平白死伤法兰西的军民。所以拿破仑选择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上的一座孤岛——圣赫勒拿岛。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1、滑铁卢之战是1815 年6 月18 日发生的,战场遗址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 公里。当时,
率军参战的主角有三位。一位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位是英国公爵威灵顿,另一位是普鲁士元帅
布吕歇尔。拿破仑是一方,威灵顿和布吕歇尔结盟构成另一方。参战兵力如下:法军72,000人 ,英、荷、比利时和汉诺威联军67,000人、普军50,000人 。最后,拿破仑战败。
2、至于为啥直接投降呢?简单的原因是因为拿破仑无力再战。让我们先看滑铁卢之战前面几年拿破仑的经历:
1812年拿破仑57万远征俄国,大败,谨慎残兵败将2万人。
1813年,欧洲看到拿破仑在俄国大败,立即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16万、盟军32万,拿破仑又大败,退回法国。
1814年3月底,盟军攻占了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
1815年初,反法同盟作为战胜国,为了战利品吵吵闹闹的,法国人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这给了拿破仑机会。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在法国南岸儒昂湾登入,波旁王朝派派人去阻击拿破仑,结果纷纷倒戈,3月12日,拿破仑进入巴黎,重登皇位。
1815年3月25日,正在分赃的盟军,听到消息后,停止争吵,重新组织了反法同盟。
3、从以上的经历,你现在大概可以明白了,开战前,法国已经很脆弱了,已经不再是那个法国了,对于拿破仑,这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成功了就重新回来,失败了,就只能被流放。不然,就拿破仑的性格,他哪会投降了,投降不得已而已。
拿破仑一世1814年退位的。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
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君主制复辟
1815至1830年间的两任国王都想要在复辟的旧君主制下维持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期间的一些进步措施。法兰西王国的殖民帝国在北非继续扩张。
法国的最后一任国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号“法国人之王”。1830至1848年间出现了贸易商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开始,社会主义和联邦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最终将法国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导致了君主制的最后崩溃。
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普选制、新闻自由和对劳动者阶层起义的恐惧给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个机会当上了法国总统。在经过一段独裁式的总统统治时期后,路易拿破仑通过公民投票和***方式当上了皇帝,号称拿破仑三世。他的***倡导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于重建国家资本的重要经济***。第二帝国以工业扩张为其特征。就在***向议会制政体变化之时,法德战争爆发了(1870年)。法国在苏丹的失败导致了第二帝国的覆灭。
第三共和国
1871年成立了共和国并建立了国防***。法国战败,在与德国签订的和约中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同年发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义,但起义被血腥地镇压了。
共和国的议会制政体在1871年至1914年间建立了有关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证明了其本身的价值。儒勒法里总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对言论自由、***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确立发挥了重大影响,他对非教会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贡献。
拿破仑帝国破灭后,路易十八复位。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革命过后,法国国会让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三世以法王路易十三的后代支系第八代孙的身分继承王位,正式称号为“法兰西人的国王”路易-菲利浦。由于他以波旁-奥尔良为姓氏,因此他的七月王朝,亦被成为波旁-奥尔良王朝。
路易·菲利浦***取中间路线,但依然无法解决法国经济持续衰退的问题。1846年的工农业萧条,令他被迫于1848年退位。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自此以后,没有任何一位波旁王室及其分支成员能再次统治法国,而法国波旁王朝而正式落下帷幕。
1848年拉马丁成立了临时***,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1849年5月13日选举立法议会,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为核心的秩序党获多数席位。宪法规定总统不能直接连任,波拿巴要求修改宪法,立法议会多数反对。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解散议会,建立专政体制。1852年12月2日宣布成立帝国,波拿巴被封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1870年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
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1815年3月,拿破仑只率1500人,几门大炮,分几艘船只,就在法国海岸登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闻讯后,妄图阻止。双方在拉缪尔村遭遇。
拿破仑跳下战马,命令他的士兵枪口朝下,然后率领他们大摇大摆地向对方走去。他边走边向波旁王朝的士兵说:“你们当中有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
士兵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曾是他们引为骄傲的灰色大衣和三角帽(拿破仑出征时装束),认为他就是曾经率领他们驰骋欧洲、称雄一时的统帅拿破仑来了,纷纷跑出村庄,激动地哭着呼喊:“皇帝万岁!”
拿破仑在前呼后拥之中,率领部队前往巴黎,连王宫的卫队都纷纷倒戈,路易十八闻风逃走。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仅在出岛23天后的3月20日,便在巴黎重新组织起资产阶级***,重登帝位,这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不久,欧洲各国反法同盟又拼凑起来,围攻巴黎。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迎敌。法军突破了普军阵地,又打败了英国军队,直推进到比利时边境。6月18日,大决战在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展开。
当时会战双方的形势是:盟军占据了一个山头,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法军位于山下,处于仰攻之势。但这些不利的战地因素,对于炮兵出身、有着雄厚炮兵部队实力的拿破仑来说算不上是多大的问题。
6月17日晚,拿破仑制定了进攻***:18日清晨6点钟发起总攻,中午结束战斗。
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17日夜晚,滑铁卢地区下了一夜的大暴雨。这一夜的大雨,使道路泥泞难行,低洼之处雨水淤积,形成一片沼泽,大炮和***也被雨水淋湿。总攻的时间不得不推迟到上午11时半进行。炮兵是战役胜败的关键,法军艰难地驱使炮车前行,不断地陷进泥水之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
尽管如此,拿破仑还是突破了联军几道防线。但由于总攻时间的推迟,盟军的支援部队纷纷赶到了滑铁卢。普鲁士的比洛军团立即投入了战斗,攻占了法军的右翼阵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拿破仑退位法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拿破仑退位法国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