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河南民国时期历史***,河南民国时期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八几年河南闹饥荒?
  2. 民国时期,郑州是河南省会吗?
  3. 谁知道河南省民国时期有个淮青府西邵集这个地名吗?

八几年河南闹饥荒?

八几年没有饥荒,

1942年(民国31年)河南省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米珠薪桂,饿殍载道。当时河南省有3000万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灾荒而死亡者,据官方统计竟达300万之多(有人说实际死亡人口远远超过此数),骇人听闻。

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42年中原广大地区由于春旱,麦季歉收。6至7月又持续干旱,导致秋禾绝收。秋后周商一带广大农民十室九空,为了活命,他们成群结队离乡背井到外地逃荒。有逃往安徽霍山、六安一带的,也有逃往豫南正阳、息县一带的。到1943年(民国32年)春季,灾情日益严重,周口街头灾民夺馍者屡见不鲜,里巷啼饥号寒之声不绝于耳。

当时,周口北郊黄水滔天,一望无际,村庄田野尽成泽国。泛区人民在大灾之年更为艰难,流离失所,乞讨无门,壮者远走他乡,老者饿死在贾鲁河畔及黄河堤上。有些泛区灾民留恋故土,不愿远逃,一家数口挤在黄河堤上窝棚里,身上无衣,锅里无米,饥寒交迫,冻饿致死者比比皆是。有些人死在棚中无人掩埋,有些人为了养活父母不惜卖儿鬻女,有些年轻妇女为了救活子女,忍痛卖身给安徽船民作妾。十三四岁的女孩,白天沿街乞讨,夜晚蜷缩在河堤小棚中,连饿带冻挣扎在死亡线上。

民国时期,郑州是河南省会吗?

先来答疑:当然不是,1954年6月19日,经中央人民***批准,河南省省会才迁入郑州。

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河南省会确立郑州前都有哪些变迁呢?通过公开资料显示,自古以来河南省的“省会”(古时候可能不叫省会,有的叫省府,姑且都叫省会吧!)大都选择在开封,虽然期间有短暂的变换,1938年到1945年期间河南省的省会(省府)曾有两次变迁,相信看过电影《1942》的朋友都有印象,片中河南大旱,当时河南的省府为洛阳,其实洛阳作为河南省会的时间共有6年,即:1938年至1944年。后来在1945年至1949年期间,河南省的省会又迁到了卢氏县。

下面是小编找到的一份河南省省会迁移变化的时间表,各位看官不妨参考一下,如有出入还请见谅(封建社会的暂不说了,姑且从1912年民国时期说起!):

既然开封作为河南的省会由来已久,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会迁到郑州呢?

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河南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编搜索发现,比较令人信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直接原因:交通区位和城市发育,京广铁路(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选择在郑州交汇,使得郑州在民国时期城市发育迅速,大幅度领先开封。再就是根本原因:地质结构的差异,开封身处黄泛区,濒临黄河的位置土质松软,这就是为什么早期修筑铁路绕开省会开封,选择在郑州过河的主要原因。所以,在1954年6月19日,经中央人民***批准,河南省省会才由开封迁往郑州。

当然,除了上述的因素外,郑州也是一个颇有历史的城市。史前的李家沟裴李岗遗址都是足够等上考古学课本轰动全国的重大发现,商在郑州也建都过,民国时期是郑县,近代时期发生过著名的京汉二七大***,八大古都之首可能确实不能服众,但郑州也有她自己的历史。

郑州在民国时期不是河南省省会,是中原省省会。小日本侵占河南西部四十四个县,汪伪成立中华民国新中央,***张登云。以老蒋为首的民国***,郑州是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总署,俗称郑州总署。辖十三县,荥阳,巩县,登封,密县,新郑,长葛,禹县,尉氏,洧川,通许,开封县,中牟,郑县。

可以肯定回答不是。河南省会是在1954年才迁往郑州的。

我们首先确认下民国这个时间段: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

民国时期是指1912年至1949年。

下面这幅图可以告诉你在这个时间段河南的省会都是哪?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迁址比较频繁,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各位作为了解吧。

然后简单分析以下为什么会迁址郑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主要原因——交通区位和城市发育:京广铁路(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选择在郑州交汇,使得郑州在民国以及建国初期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大幅度领先开封。

客观原因——地质结构的差异:开封身处黄泛区,濒临黄河的位置土质松软,这就是为什么早期修筑铁路绕开省会开封,选择在郑州过河的主要原因。

今年,郑州已经被***院批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信郑州的未来会更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民国时郑州还叫郑县,新中国成立5年后的1954年省会才由开封迁郑。1984年,郑州又挖走了原属开封的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开封这座1000年前的“超一线”大都市从此没落。

首先,肯定不是的。

先说说省会,不同时期的名称会有所不同,或称省治、制所、省汇、清代称为省城,为省行政中心(***驻地)。

河南省省会以前是开封市,但是各方面原因,导致开封城市发展受限制,大的项目不敢投入。而建国初郑州市是当时河南省重点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因此1954年6月19日,经中央人民***批准,河南省省会迁郑州。

再说说民国时期,在那个***的年代,郑州不仅是地图还是名称都是被一改再改。

1913年,郑州被撤销市制改为郑县,但依旧保留市级规模。

1923年3月,北洋***正式下文将郑县开辟为商埠,在郑县设立商埠督办公署。

1928年,冯玉祥将郑县改为郑州市。

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后,将郑州撤市复改为郑县。

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设置郑州市。

1953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经济中心。

谁知道河南省民国时期有个淮青府西邵集这个地名吗?

清末,河南有九府五直隶州一直隶厅,为河南府、归德府、陈州府、彰徳府、卫辉府、怀庆府、南阳府、汝宁府,光州直隶州、徐州直隶州、汝州直隶州、陕州直隶州、郑州直隶州等,没有淮青府,但有怀庆府,西邵乡位于河南濮阳市南乐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民国时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民国时期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