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秀成抗击哪一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李秀成抗击哪一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族英雄是指那些在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汉朝大破匈奴的卫青,霍去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等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
那么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之一,忠王李秀成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呢?
主要是因为李秀成分别于1860年和1862年两次率军向英法侵略者所盘踞的上海发起进攻,击毙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打伤英国海军提督何伯,活捉洋枪队副统领法尔思德,沉重打击了英法联军的嚣张气焰,龟缩于上海城内紧急宣布“中立”。如果不是洪秀全一日连下三道严旨,催逼他回援天京,完全有可能攻陷上海,肃清苏南。
正当成功之时,曾帅之军已由上下,破我芜湖、巢县无为运漕东西梁山、太平关一带,和州亦然,有如破竹之声,而至金陵,逼近京都。那时天王一日三道差盲捧认到松江追我,诏甚严,何人敢违!不得已,将松江兵退回。——《李秀成自述》
太平天国的创立根本就是反对异族压迫,解放劳苦大众,创建男女平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在反对异族压迫方面,不只要推翻满人建立的清***,也要反抗西方侵略者的压迫。早在定都天京之初,太平天国就拒不承认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南京条约》所给予的特权,1861年又断然拒绝了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和参赞巴夏礼提出的平分华夏之条件。这使得英法两国对太平天国的关系由相对中立转为敌对态势,最终撕破脸皮,展开武装斗争。
1860年四月,太平军攻占苏州,乘势向上海进军,并照会上海英、法、美各国公使,声名收复上海的必要性,宣告对外平等互惠的通商政策。上海士绅雇佣美国人华尔组建洋枪队,妄图抵抗太平军。六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洋枪队,打伤华尔,三百多人的队伍仅剩下百余人。因内应被起获,加上嘉兴告急,李秀成移军嘉兴,撤出上海。1862年三月,李秀成率部攻占杭州后,洪秀全诏命他向上海进军。李秀成向上海各国公使发出檄文,“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在太仓、嘉定和青浦等地击败由淮军、洋枪队和英法军队组成的防军,在王家寺打伤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在奉贤南桥镇击毙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在青浦活捉洋枪队副统领法尔思德,给予外国侵略者沉重打击。
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李秀成自述》
英法军队遭受重创,退至上海城内进行龟缩式防御,并紧急宣布“中立”。对于李秀成来说,上海已是唾手可得。不料,由于湘军曾国荃部进抵天京城外雨花台,洪秀全一日三催,严诏李秀成回援天京,“若不遵诏,国法难容,”无奈之下,李秀成率军撤出上海,仅留少数军队驻守嘉定、青浦、太仓等城。综上所述,李秀成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两次率部进攻上海,抗击外国侵略者,并给予他们沉重打击。而太平天国其它将领只是与清***军队交战,属于内部战争,因此只能叫起义军将领而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当然,李秀成的民族英雄称号含金量不高,是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之下产生的,并不是他主动选择和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著名将领,在太平天国反清的同时,面对着帝国主义对太平天国的敌视,李秀成率部攻入上海,和外国人组织的汪枪队战斗,宣布不承认帝国主义和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体现了反对外来入侵的坚决态度。因此,李秀成被称为民族英雄。
我们先说什么是民族英雄,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族侵略、压迫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是侠义的民族英雄,李秀成曾经率领太平天国部队进攻外国侵略者,担任其反抗英国、法国侵略者的任务。
李秀成与外国侵略者有过多次战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次。
1、公元1860年6月,李秀成率领太平天国起义军,大败华尔洋枪队,打伤了美国人华尔,歼灭洋枪队三分之一的士兵。
2、公元1862年3月,李秀成于太仓大战洋枪队,再次大胜,并成功击败了从山海前来救援的部队。
正当李秀成与外国侵略者大战告捷之时,曾国荃围困天京,天王一日连下三道诏令,命令李秀成回救。
虽然太平天国起义军无法完全驱逐外国侵略者,但是他沉痛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李秀成在抗击外国侵略者时,击毙常胜军头目华尔,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
仅凭这一点,他的民族气节远超过了大清中兴之臣曾氏兄弟。
李秀成不是民族英雄。他不符合民族英雄标准,没有抵抗外辱,也没有正面的历史功绩。恰好相反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对中国政治经济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暴乱,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对外割地最多的时期。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使中国大伤元气的***。
谢邀,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李秀成是广西藤县新旺村人,生于清朝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的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先是跟地主做长工,后来在各个私塾做短工,这期间只在舅父的帮衬下读了两年书。看着自己的同年人过着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而自己做牛做马却仍任食不果腹,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阶级的鸿沟,而且该逼着他养成了绕指柔与纯金坚的性格。
干着辛苦的活,看着纨绔的玩耍,时间走到了公元1851年,李秀成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这一年洪秀全在广西今天发动了起义,同年8月北上的太平军路过李秀成的家乡藤县,怀着对地主的深仇大恨,将地主豪绅杀了加入了太平军。随后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南京,李秀成也因为作战勇敢,从列兵先后担任右后四军帅,守天京太平门外新营,时隔不久再次擢升为后四监军,守仪凤门外高桥,同年十月随翼王石达开去安庆工作。
由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在定都天京以后,就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心态,彼此争权夺利的事情就无法避免的发生了。公元1856年,杨秀清被韦昌辉灭了门,自己也没风光多久也身首异处,次年对革命失望至极的石达开也带领精锐出走,至此从金田起义的领袖们凋零殆尽,他与陈玉成作为后起之秀自然成了太平天国的顶梁柱,那么说他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说他是民族英雄的理由呢?
这支雇佣军的首任将领时美国纽约人华尔,因为在美国犯了死罪,所以偷渡到了大清国,刚好那个时候太平军攻陷了苏州,上海处于危在旦夕的边缘。苏松道台吴旭欣赏他有在美国带兵的经历,所以想美国驻上海的领事无罪开释并任用为教头。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了松江,为了报答吴旭的知遇之恩,华尔带领他的常胜军前去御敌。这时候的常胜军约莫着有数百人,一半人是汉服,另一半是西装可谓是中西合璧。出征前掷下狠言“有敢临阵怯敌者,我将督斩之。”在丰厚的奖赏之下,一举收复了松江,而华尔也不负厚望身受重伤,却死战不退。说来华尔也有点本事,同治元年,太平军卷土重来犯松江、塘桥等地,英姿煞爽的华尔再立新功,被清朝加封四品翎顶。
李鸿章从湘军独立出来以后,为了加强淮军的战斗力,用三倍的军饷拉拢华尔为自己卖命。真应了那句话上苍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太平军十万之众进攻上海,华尔奉李鸿章之命坐着轮船从灌浦、赭山、太平桥三路齐下与太平军激战,最终不幸被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击毙。为了能让常胜军不至于人亡政息,李鸿章就选中了英国人戈登来接管。此战过后,李秀成挟胜利之军围困了常熟,当时守在常熟的是国忠在得知潘鼎新、刘铭传收复了福山、石城后,就与他两人来了一个里应外合,遂解了常熟之外还重新得到了太仓、昆山。为了彻底打垮李秀成,李鸿章兵分三路:李鹤章、刘铭传由江阴进无锡,淮扬水军协助;太湖水军李朝斌从吴江攻打太湖,潘鼎新在松江与昆山的戈登常胜军为预备队浩浩荡荡朝李秀成厮杀而来。这一边李秀成也不是个傻冒,双方在大桥角展开了试探性的进攻,结果李秀成与郜云官大获全胜。经过前后数次拉锯战,阵地始终在大桥角一线来回徘徊。
根据一番查看沙盘,结合观察李秀成的进军路线,发觉李秀成的目的在保无锡救苏州之后,将计就计的李源章命令李鹤章、刘铭传守后路,自己则与程学启通力合作将宁、苏、杭的太平军的联系斩断,成了清军围困中的3个孤岛。面对背水一战的局面,奈何李秀成***用多种计策,始终无法打通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太平军陷入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泥潭,首先是谭绍光被杀,其次是天京以南的大片地盘落入了清军之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秀成抗击哪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秀成抗击哪一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