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孙桓的人物传记-孙恒作者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孙桓是谁

1、孙桓,字叔武,孙河第三子。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

2、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

3、孙桓是孙河之子,也就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上有兄长孙助以及孙宜,下有弟弟孙俊。但是,让人可惜的时候,孙河的这几个儿子都是英年早逝,只有四儿子孙俊的寿命稍微长一些,孙桓二十几岁便去世,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人物

孙桓的人物传记-孙恒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是孙桓吧?孙桓,字叔武,孙河第三子。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

5、孙桓参加的这场战役,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起人是蜀汉集团的昭烈皇帝刘备,迎战主帅,是孙吴集团的第四代核心领军人陆逊。刘备登基后,不顾众人劝阻,为报荆州之仇一意孤行,执意率部东征伐吴。

6、三国孙桓是孙河的第三子.孙恒是在修建横江坞的时候病逝的。孙桓,三国时期吴国的建武将军。孙河的第三子,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擢为武卫都尉。

孙桓的人物传记-孙恒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夷陵之战的转折点,是东吴小将孙桓大放异彩力挫刘备吗?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孙桓的坚守与奋战,导致夷道城失守,让刘备大军深入吴国,夷陵之战就会是另一个结局,吴国很可能遭遇灭国之祸。

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消灭了刘备的东征的主力,在战术上当然是胜利了。但是,从战略来看,东吴和蜀汉都是失败者。这是因为,曹魏强大,东吴和蜀汉的实力加在一起都难以是曹魏的对手。

黄武元年(222年),孙恒升任安东中郎将,接着参与了由陆逊领导的阻击刘备的夷陵之战。当时陆逊驻守在夷陵,孙恒负责在夷道讨伐刘备的前锋,但由于刘备率领众多精兵,军队非常强大,孙桓被刘备军所包围,向陆逊求助。

孙桓的人物传记-孙恒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孙桓确实是非常可惜的一个东吴小将,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在之后的战役中应该大有作为。

孙桓的亲属

1、孙桓是孙河之子,也就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上有兄长孙助以及孙宜,下有弟弟孙俊。但是,让人可惜的时候,孙河的这几个儿子都是英年早逝,只有四儿子孙俊的寿命稍微长一些,孙桓二十几岁便去世,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人物。

2、孙桓,三国时期吴国的建武将军。孙河的第三子,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擢为武卫都尉。从讨关羽於华容,诱羽馀党,得五千人,牛马器械甚众。

3、孙俊,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为吴国威寇中郞将孙河第四子,建武将军孙桓之弟。性度恢弘,才***武,为定武中郎将,屯戍薄落,赤乌十三年卒。孙俊是三国时期江东吴国的皇族,是孙坚弟弟的曾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