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巴黎和会历史***山东,巴黎和会历史***山东地理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的由来?
  2. 1919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为何会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的由来?

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时,德国侵占了胶东,即山东半岛。一战时德国战败,列强召开巴黎和会,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将原德国侵占的山东半岛转让给日本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代表当然不签写并提出***

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地理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和签署和平条约
2. 山东问题是会议期间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德国在中国山东地区的特权和权益问题。
日本希望获得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中国则主张归还山东给中国。
3. 这个问题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争期间,德国在山东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特权,引起了中国和日本的不满和争议。
在巴黎和会上,各方就山东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以及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919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为何会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众所周知,在一战结束之后,各协约国开始重新递结合约,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纷纷签订了《凡尔赛合约》。但是中国代表团却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因为本该交还给中国的山东特权,被转交给了日本。但对于此时已经伤痕累累的中国来说,一个山东的***,相比于与众列强国作对来说算不得什么。那么中国代表团敢拒绝签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战胜国的身份,因此中国有了与列强讨价还价的资本。同时也获得了合约中一些有利于中国当时国情的条款,比如说取消辛丑赔款,加入国联行政院。同时也因为是战胜国,中国人民有一种情感上的希望,如果签署了这次条约,那么在情感上中国人民是无法接受的。他们心中的愤怒也是终将会爆发出来的,与并且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理解。

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地理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提起这次外交***,就不得不提以顾维钧为首的一些近代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对外他们不惧列强的压迫,对内他们顺应“五四运动”的潮流。在他们身上所背负的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历史使命感。

在面对《凡尔赛条约》时,顾维钧等人只有三个选择,第一就是签字,此次大会本来就已经被英、美国法国为首的列强控制,山东问题很显然已经无法挽回。加上代表团内以团长陆徵祥为首的多位外交官都主张签字。即使他们在条约上签字,也不会背负多大的责任。

第二个选择就是偷偷溜掉,当时面对国内国外的各种压力,代表团内的一些代表已经陆续返回各自的住所,代表团团长也一度以生病为理由请辞外交总长一职。还没有得到国内的同意就立即住进了医院中,此时的中国代表团可以说是一盘散沙。年少的顾维钧本就不是代表团中的一把手,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偷偷溜走。

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巴黎和会历史事件山东地理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一个选择就是拒绝签字,此事事关重大,拒绝签字就代表着和日本、美国等列强公开宣布自己的对立态度。但顾维钧和王正廷等代表坚决执行这一做法。

在确定这一做法之后,他们首先就在会议上表达了***,并且将事先起草好的措辞递交给了新闻界,让世界各国的人民都了解到中国在此次会议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同时还在各国代表中多方游说夺得了很多国家的同情。

最后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历史性的一天,在中国代表团集体缺席的情况下,顾维钧等代表中国挺身而出拒绝签署对德合约。

这个做法一方面顺应了国内“五四运动”,的潮流,得到了国内民众的认可和舆论的支持,同时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也树立了一定程度的威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

1914年至1918年,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北洋***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一战最终以协约国集团胜利而结束,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

为划分战后的利益,战胜的协约国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但实际操纵会议的只是英、法、美三国

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据理力争,要求归还德国占据的山东等,维护中国权益。6月28日,各战胜国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北洋***最终决定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北洋***的代表为何会拒绝签字呢?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北洋***加入协约国

1917年8月14日,北洋***向德、奥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十几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可以说为协约国一方的取胜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时,人们都期待着作为战胜国能把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归还中国。由于大国的吹嘘,使得人们以为这次和会真正能体现出“公理战胜强权”。但是现实却给了人们当头一击!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召开,有32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但是,整个会议期间,与会国全体会议只举行过7次。会议的决定权掌握在“最高委员会”手里,“最高委员会”最初由美、英、法、意4国的***首脑和外长再加上两名日本代表组成,俗称“十人会议”,后来“十人会议”又缩小为美、英、法、意4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在“四人会议”中,意大利首脑又经常说不上化,所以最终演变为操纵会议的“三巨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基本上是美、英、法三国构想妥协的综合。

1919年4月16日至17日,十人会议两次讨论山东问题,受日本的影响,会议通过了山东问题由五国共管的提议。而恰好此时,意大利宣布退出,和会趋于破裂。日本也乘机转变态度,声称也要退出和会。为避免和会中断,美、英、法三国首脑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1919年4月22日,和会“三巨头”约见中国代表团,由威尔逊向中国代表团传达了“十人会议”决定的方案:“日本将获得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然后再由日本归还中国,但归还之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济铁路在内。”中国据理力争,要求由德国直接向中国归还夺去的权利。但争辩一点效果也没有,会议依然把“十人会议”的方案列入巴黎和会的对德合约。

拒绝签字

巴黎和会最终的方案传到中国后,引起国人的极大愤怒。首先站出来的是青年学生,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聚集,举行******,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北洋***试图以威吓的手段来对付***,北京大批学生被捕。北洋***的这些高压手段引起全国各地民众的极大愤慨。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和商人罢市。在巨大的压力下,北洋***最终释放了被捕的学生,而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黎和会历史***山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黎和会历史***山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