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哪些历史***说明海防重要,哪些历史***说明海防重要性的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左宗棠收复新疆,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哪个更重要?

左宗棠收复新疆,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哪个更重要?

左宗棠收复新疆,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哪个重要?

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中华名族处于危难之中,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在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时,东南地区台湾遭到日本的侵略。从而引发了海防和塞防之争。

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性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把塞防经费用以扩充海军,因而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失地。

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性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陕甘总督【左宗棠】则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他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所以“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此论符合中华民族之长远利益,得到朝野普遍赞扬。

【李鸿章】 从客观上讲,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左宗棠收复新疆

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哪些历史事件说明海防重要性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重大,不仅是他个人人生闪光点,还是国家***保卫战的光辉历史,粉粹了俄、英两国分裂我国的阴谋,避免了中国陷入更大的民族危机,还迫使沙俄让步,返还伊犁地区。

如果丢失了新疆,丢失的则不仅仅是全国六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就连西北、东南的边防也会因此生乱,轻易被外敌突破,结果将会是骇人的全民族灾难,因此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在于维护了国家土地***,保全了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新疆期间,左宗棠大力兴办屯垦业等一系列举措使遭受割据混乱的新疆元气大涨,赢得***尔族民心所向。

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军把窃踞新疆达十三年之久的阿古柏******一举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在新疆的扩张阴谋,并使沙皇俄国鲸吞天山南北的美梦成为泡影。

收复新疆的胜利,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决心和力量,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海防跟塞防同等重要,不过在当时清***世纪所处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鱼与熊掌兼得。

1865年开始中亚的阿古柏率军入侵清朝领土新疆,并且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在1867年更是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1871年沙俄直接派兵占领了伊利地区。

此时的清朝是个什么样子,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英、法、俄逼迫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掠走了大片土地。1864年清朝刚刚灭掉太平天国运动,此时捻军仍在作乱,新疆和陕西的***也相继爆发叛乱,西北地区逐渐失去控制,可以这个时期的清朝真是一艘快要沉没的破船。

对内镇压叛乱,对外还要赔款,这个时候的人民真是苦不堪言。面对边疆形势当时朝廷中两派争执不下,一派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鉴于帝国主义豪强屡次通过海疆入侵中国,所以极力主张先巩固海防而暂时放弃塞防,将有限的军费先用于***办军舰,防备敌人海上入侵,此项主张得到了醇亲王的支持。

而另一派左宗棠等人则主张沙俄企图染指西部边陲不可不防,实乃心腹大患,只有守住新疆才能保住蒙古,保住了蒙古才能拱卫京师。左宗棠等人的主张得到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朝廷在衡量利弊之后***纳了左宗棠等人的建议,先巩固塞防。之后便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

但是进军新疆平叛谈何容易。新疆地处边陲,交通十分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有的地方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如何保证大军顺利通过,再说这粮草供应又该如何解决,这都是难题摆在面前。

分析了困难后,就进行针对性的布置。经过了多年的训练,***办先进武器,屯垦修路,1876年左宗棠正式督师至1878年用两年时间灭掉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阿古柏也落得个死亡的下场。可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对外战争胜利。

盘踞在伊利的沙俄在武力压力下被迫与清***签订了合约,归还了绝大部分属于我们的领土,并从伊利撤军。

我觉得塞防重要,陆地接壤,尽管因山路崎岖,运输不畅,但是一旦在富庶地区建立一个武装,就很难清除。西北地势高,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如果蓄乱民叛党之徒嚣张,势必仿者无数其,北方之地永无宁日,并且俄国强大的话与我国若是没有缓冲区,摩擦冲突等必然不断,一旦我国力衰必虎狼之兵南下。孙子兵法有远交近攻。而东南沿海地区,明朝倭寇袭扰多年,匪患猖獗,后来还不是让明朝剿灭后无事,而清朝初期,郑氏集团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行动,还是被清有实力以后,收拾了。跨海越洋作战,日本可以偷袭珍珠港,但不能占领,成本过高没有人能够经营得起,我觉得左宗棠和李鸿章他们在一个挣收复新疆,一个在东南沿海的海防建设。唯一疏漏日本的崛起。这是李鸿章大人的智囊集团境界太小气的缘故。

海防和塞防都很重要,并无轻重之分。清末的海防和塞防之争,一方面是当时清***确实财政紧张,另外就是李鸿章和左宗棠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加上清廷有意挑起***大臣对立,避免他们联手以后威胁到自己地位所致。

鸦片战争以后,清***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国内各种起义不断,边疆东北、西北边疆面对沙俄的军事入侵,而英法则从海上步步紧逼。而1865年阿古柏入侵西北,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这给了清***极大的***,于是有了海防和塞防哪个更重要的大争论。

李鸿章认为这几年来西洋势力多从海上入侵,因此要加强海防,甚至提出把西征军饷用于海防,等于放弃了西北领土。而左宗棠虽然嘴上说的好听,主张海防塞防要并举,不过却下令闽浙旧部不得出一兵一卒协助沈葆桢出兵台湾。最后沈葆桢还是靠着李鸿章调拨的13营淮军,才得以出兵台湾。

李鸿章和左宗棠意见相对表面上是因为清***此时财政紧张,难以同时兼顾海防和塞防之需,必须有一个侧重点。不过更重要的是,此时李鸿章正负责筹建海防,而左宗棠则担任陕甘总督,负责西征。所以他们都强调自己干的活最重要,想从清廷那多争取***。

至于清廷也是乐见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个人互相扯皮,对他们来说,要是***大臣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那才麻烦呢。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两个大实力派对立,更有利于清廷制衡双方,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如果单纯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海防和塞防当时都很重要,没法说西北边疆和台湾哪个更值钱。实际上此前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上时,也是鼓吹过海防重要性的,还一手创立了福建船政局。因此李左两人其实心里都很清楚,海防和塞防哪一个都不能放,只是为了自己和集团利益,也只能互相拆台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哪些历史***说明海防重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哪些历史***说明海防重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