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典故: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皇帝柴荣驾崩,七岁太子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周重臣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已经掌握了后周朝的军权。
赵匡胤的历史典故 篇1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一名武将时,就已名扬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这样一条英雄好汉,曾因一文钱竟被逼得就地打滚。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次,赵匡胤领兵打仗,因寡不敌众,吃了败仗。
赵匡胤又曾与韩令坤在土屋里下棋,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就起来捉麻雀,结果屋子随后就倒塌了。遭姐追打 后周恭帝柴宗训年幼即位,当时赵匡胤英明而有度量,将士们都很服气他。
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1、他走啊,走啊,走了好远,仍不见一个人影儿。赵匡胤心想:好家伙,难道今天要饿死不成?就在他眼睛发花、恍恍惚惚将要栽下马时,突然前面出现一个黑点,定睛一看,像是一个棚子。于是他打起精神,拍马赶去。
2、为酒赐名 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的父亲贺景思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袍,两家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来往亲密,赵匡胤自幼便与贺氏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
3、和宋太祖有关的典故还是比较多的,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千里送京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誓碑密约”、“斧声烛影”等等,这些典故已经有不少朋友详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赵匡胤又着手进兵后蜀。公元967年11月,赵匡胤派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等人带领大军,又平定了后蜀。公元***0年,宋太祖命令大将潘美带领大军征讨南汉。南汉建都广州,占有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南部。
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的父亲贺景思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袍,两家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来往亲密,赵匡胤自幼便与贺氏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
千里送京娘:赵匡胤闯荡江湖时,曾从土匪手上救下弱女,名字叫“赵京娘”,遂又千里送其回故乡蒲州与家人团聚,一路上嘘寒问暖、照顾有加、不离不弃、堪称君子,千里送京娘的义举赢得了世人尊重和赞许。
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废帝自立建立大宋王朝,为了不重蹈五代十国时期华夏大地经历的几百年战乱,他重文轻武让整个宋代年间人口最高峰超过一亿,经济也达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公元954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掌管皇军。北汉入侵时,柴荣率军抵御外敌入侵,在高平展开战场。战斗即将开始时,范爱能等人奉命先行逃离。后来周军病危。赵匡胤命令他的同伴骑上马,迅速冲向敌人的前锋。北军大败而逃。
1、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典故 周世宗柴荣死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
2、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3、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建立宋朝。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4、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