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抗日时期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安徽抗日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抗日战争至1942年安徽大部分地区已遭日寇铁蹄蹂躏,但也还有部分地区未沦陷,具体为皖北的阜阳、临泉,皖西的霍邱、岳西,皖南的宁国、太平、石台、旌德、绩溪、屯溪、休宁、歙县、黟县、祁门以及皖中的庐江。
还有一些地方如利辛、太和、界首、阜南、颖上、繁昌、青阳、泾县、金寨被日寇短期攻陷占领。
抗日战争安徽大部分地区已遭日寇铁蹄蹂躏,但也还有部分地区未沦陷,具体为皖北的阜阳、临泉,皖西的霍邱、岳西,皖南的宁国、太平、石台、旌德、绩溪、屯溪、休宁、歙县、黟县、祁门以及皖中的庐江。
还有一些地方如利辛、太和、界首、阜南、颖上、繁昌、青阳、泾县、金寨被日寇短期攻陷占领
安徽省抗战时期人口约2700万人。
民国时期,没有专业的人口统计,安徽省的人口数量也没有精确数据。
抗战时期安徽人口发展的总特点呈补偿性低速恢复特征。安徽人口政区分布不均,地域分布的密集点,以长江沿岸为首,依次为淮河流域、江淮丘陵、皖西山区、皖南山区。抗战时期,人口省际迁移数量甚微。安徽人口的职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居首,其次是从事商业和工业的。
1912年,国民***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1938年5月26日至30日,日军利用重型装备进犯大寺集,在炮火掩护下强渡涡河,期间不断增强兵力,并向县城发起进攻。日军冲破防线将县城四面包围,重炮轰城,步兵爬城均被击退。30日夜,日军步兵攻入城,双方展开巷战。31日,守城部队转移,亳县县城第一次沦陷。1938年9月,亳县城内的日军撤到商丘,城内保留少数伪军。9月8日,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余亚农率3个大队会同在亳驻防的第3支队,收复了县城。1939年4月25日,日军兵分三路向亳县进犯。26日,日军在重型炮火的掩护下逼近城郊,炮轰县城,薛阁塔被击中,死伤30余人。9时许,日军3架飞机与大炮一起轰炸城墙,守军通讯断绝,各部没有放弃抵抗,日军攻进城后,双方展开巷战。就在守城部队准备一部作战,一部冲出西门收容士兵进行反击时,日伪军突然向收容地进攻,守军被迫撤退。至此,亳县县城第二次沦陷。
1912年,国民***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1938年5月26日至30日,日军利用重型装备进犯大寺集,在炮火掩护下强渡涡河,期间不断增强兵力,并向县城发起进攻。日军冲破防线将县城四面包围,重炮轰城,步兵爬城均被击退。30日夜,日军步兵攻入城,双方展开巷战。31日,守城部队转移,亳县县城第一次沦陷。1938年9月,亳县城内的日军撤到商丘,城内保留少数伪军。9月8日,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余亚农率3个大队会同在亳驻防的第3支队,收复了县城。1939年4月25日,日军兵分三路向亳县进犯。26日,日军在重型炮火的掩护下逼近城郊,炮轰县城,薛阁塔被击中,死伤30余人。9时许,日军3架飞机与大炮一起轰炸城墙,守军通讯断绝,各部没有放弃抵抗,日军攻进城后,双方展开巷战。就在守城部队准备一部作战,一部冲出西门收容士兵进行反击时,日伪军突然向收容地进攻,守军被迫撤退。至此,亳县县城第二次沦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抗日时期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抗日时期的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