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们该怎样认识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们该怎样认识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能有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古人所做出的努力,中国近代史有许多著名的成就。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了解中国近代史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充分的学习中国的近代历史,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启发,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的来学习近代史呢,首先学习近代史要先理清他的思绪,发展的每个阶段。今天就交给大家如何更好的理清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话,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改革,对比中国晚清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如果是出于学习上的话,读课本吧……看书多了是对应付考试没好处的。
推荐书目:《中国近代史》,《剑桥中国史晚清史》……我的书目里有一些,楼主可以自己去看看。至于民国时期的话,我是不看的。0
一
这门课程应该不难学,如果高中学文科的话会更容易点。
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这一百年的历史。要想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我觉得安时间顺序来学是最清楚的。
这段历史有两条主线: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的侵略表现在几次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之战、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最早的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人民***等。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表现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新文化运动等
明确主线后,然后根据时间顺序看,这些***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仔细看看,就基本清楚了。
学习中国近代史,我诚恳的建议如下:
4、积极参与讨论,浏览和学习相关历史网站;
6、关心时政(人民网:强国论坛;学习强国等)。
附阅读推荐书目: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胡 绳:《从***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一,梳理时间线索分步阅读
把所有的时间点串联起来后,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战争(1840)~第二次***战争(1856)~甲午中日战争(189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1921~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国共十年内战1927~抗日战争1937~***1945)
这就是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
二,学会空间定位
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逐渐去标地点。
比如,各个不平等条约被逼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标注,按照时间用不同的笔标注,你会发现通商口岸的规律;以及每次侵略战争的路线都能帮助你的空间记忆。
再比如近代民族工业的标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
作为一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来探讨一二。
要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我认为一方面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处着手,来加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通过“同情之理解”来客观分析与评价历史人物与***,再者多阅读历史学者的有关书籍,在借鉴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深化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历史。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中国近代史则指1840年***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间的这段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发生过***战争、第二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诸多大***。将所发生***的具体时间串连成记忆的线索,能更好了解各***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中国近代史发生的诸多事情,都有明确的地点。而这些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发生有深刻的联系。因此,学会利用历史地图,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到***发生地的特别之处。并尝试在头脑中勾勒地图与地点,训练自己的空间思维。
我们常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历史,通俗点讲,则是对历史要同情理解。同情理解指的是对古人要抱有同情的理解,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苛求古人。具体来讲,就是我们要把遇到的历史问题放到当时的背景下去思考。
例如,对历史人物李鸿章的评价问题。如果我们单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一定会指责他为“卖国贼”,但实际上,李鸿章与列强签约中日《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是受到清***的指派,如果不是他去签约,就可能是张三或李四去,因此,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主要负责人是清***。
如果我们能尽量做到历史学者陈寅恪所讲的“同情之理解”,便能更为客观去看待当时的人或事。
通过我自己的历史学习,推荐几本我认为值得一读的书籍。蒋廷辅的《中国近代史》,这是[_a***_]非常专业的学术著作,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整体思考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此书语言通俗有趣,有助于读者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了解近代史。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本书是运用“同情之理解”原则分析***战争的典范,值得一读。
抓住考点里的40%常考、必考题型,分数占到了高考卷的90%。否则苦学不提分.原因是多数精力浪费在60%的不考或不常考题型上、只知闷头学,不研究考试,样样学,样样松,抓不到重点。
感谢邀请!
我正是一位读初一中学生的妈妈,也刚接确历史,他说历史难!这不老师给了学好历史的方案,与大家分享!
第一,首先要分析历史题的题意,如: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含义及区别。要对症下药。
第二:认真阅读,多背。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概括出史料的意思,其次考试时仔细审题,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字迹要清晰,老师慧眼一看,端正的字会留下好印象!
跟着老师的方案学习,应该有所帮助!
学习历史主要靠多看书,多背多记。用一个数轴的方式分枝记忆,用大一点的本子根据时间先后记录下来,有空多看多记,平时可以多聊聊这些事加强映像。还要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爱好。感兴趣了可能更喜欢这门课程。有助于提高。
学捷教育(隶属深圳市引航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自2017年3月14日成立至今,一直专注高考课外辅导探究及报考咨询服务。
课程研发团队由剑桥、清华、北大众多博硕生合力创建,押题命中率高达85%,面向全国高中学生提供高考特训冲刺课程;***用“弯道超车”直击考点的垂直教学方式,从根源入手利用逆向思维剖析高考,运用“1+1+1(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应试技巧)”的教学模式,突破学习瓶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应对高考。
学捷教育秉承“学以致用,捷足先登”的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学员获得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不断创新,引进智能科技,汇聚专业师资团队,将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用视频教学的形式,完美呈现教学内容,打破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
背好年代表(倒背如流)、背好书上的所有知识点(所有)构建体系,历史的客观题有时候是很看感觉的,高考考的很活迷惑性强,看似会考很多课外的闻所未闻的历史,但还是不会逃过书本的框架,一定要多刷题,见多识广心里就有底了,在模棱两可的时候不如坚持自己的第一个判断
历史,是民族发展的证明;见证着民族的兴衰成败。故而历史对我们有很深的启迪作用。古语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我们要理解历史,运用历史。借照历史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
同时历史资料也是由人书写的,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其中多少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因而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因持有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分析的能力。不能一味的相信,正史而否定野史,也不能颠倒正史与野史的地位,而是辩证统一的去看待它们。正史之所以称为正史是由于它是官方发表的史书典籍,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工具,故而会歪曲一些历史事实。
例如汉废帝刘贺,史书记载刘贺接受皇帝玺印以来的二十七天中,派出的使者往来不绝,拿着符节向各个官署下达诏令,征索物品,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起。但在2016年,对于海昏侯刘贺也就是汉废帝的墓穴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四书五经等圣贤之书,从侧面映衬刘贺是一个学习圣贤之理的人,从而可以得出史诗中对刘贺的记载存在偏差,而是书中对齐的记载,是为废除其帝位刻意编造的,从而也证明了,证实存在的偏差性。故而我们在阅读,正史史不能一味的相信正史中的记载。要学会理性的分析,辩证的看待正史。
并且我认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会或多或少的丑化贬低失败者,同时会刻意的美化和塑造胜利者的形象。故而面对历史时,我们持有辩证,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他。不能一味的否定失败者,也不能一味的肯定成功者。
因而我认为,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应是辩证的客观的,理性的。
而对于历史他是我们认识过去和解决现在的事物的一个参照,不能沉浸在过去历史的辉煌中,而慢下发展的脚步。同时也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过去历史的失败中,而是从过去历史的辉煌与失败中得出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现在的发展。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因此我们要通过历史的镜面,感知心衰与成败,为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并且历史上发生的事,是客观事实,而我们要持有一切问题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坚持实践的真理,历史上所发生的事,就是实践的产物,故而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可以以此为我们发展的参照。
以上仅是本人的愚见,欢迎大家评论和关注,谢谢。
看待历史,历史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实,是曾经发生过的事。理解历史这就是要求我们用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去看曾经发生过的事。比如农民起义,古代的时候统治阶级称之为盗贼,流寇,是反抗的大逆不道,今天我们看待就是农民,社会底层人民没有饭吃,走头无路的一种反抗方式。再比如,女子裹脚,过去古代把这认为是一种美,一种女人的生活方式,从小就得裹脚。但是现在我们就认为是一种糟粕,一种对女性身心的摧残。现在的我们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看待过去的历史。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弯路,明白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们该怎样认识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们该怎样认识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