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十四史短篇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二十四史短篇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
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
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汉桓帝永寿二年岁次丙申,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由于黄叔度耿介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品高尚,后人曾为其立碑建祠。历代文人墨客到黄叔度墓祠拜谒者甚多。1963年正阳县人民***将黄叔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黄宪的传记。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
【原文】
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官吏皆曰“善”。遂囚建行在所。
民国以前的历史,叫“君本位历史”;建国后的历史叫“党本位历史”;……
看“君本位历史”,要怎么看?
1、看皇帝:可以分开国、治国、亡国三类看。
2、看文臣:可以分谋臣、事臣、庸臣三类看。
3、看武将:可以分谋将、事将、庸将三类看。
4、看社会:可以分年、分事……
………………………………………………………………
《二十四史》作为一部历史性丛书,时间跨度和篇幅都很大,普通人有毅力或者说有耐心去读的很少。我也喜欢读史书,不过我在读书之前,都会先理下思路,比如:
1.大历史观,你所读的历史处于什么朝代,在历史变迁中有什么存在价值或作用
2.微观史观,任何一段历史都脱不开所处年代带来的局限性,作为读者要抛弃现在的社会价值观或习性,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所处阶段的重要意义。
3.在读《二十四史》之前,需要先整理下自己对史料知识的基本了解,如:朝代名称,时间跨度,标志性事件等。这些知识点会通过片段化的知识点贯穿于你所读历史史料里。
4.《二十四史》里古文较多,所以需要读者对文言的熟悉程度要求更高,如果不会或不懂,就算你一腔热血,也会受到打击。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下懵懂点,有益于理清思路。
读史书,最好能同时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风俗、典章制度、政区地理之类。今人和古人的认知不同,世界观不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的行事并不可取 。
首先将各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通读几遍,将历史***、人物、朝代、大概时间互相对上号。其次,读某个时期或者***的专门的著作和论述后,可以整理总结。然后读某时期或***的原因、问题、经验、教训,并将其整理成文字叙述。最后,将所有***按时间顺序连成一条线,找前后关系,加深对史书的理解。
此外,任何史料,都不能仅因它来自第一手或者当事人,我们只听片面之词,便认为绝对正确,有些史料往往会因为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及作者的局限性而与事实有所偏差甚至与之背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十四史短篇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十四史短篇人物传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