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演的事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代历史上有哪些重演的***?

国历史上,有几种人和帝国的衰亡总是脱不了干系。

有一种人叫做权臣,比如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

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一种人叫做军阀,比如高欢,宇文泰,安禄山,朱温,军阀也会升级为权臣。

有一种人叫做美女,比如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这种人比较冤。

但还有一种人比较特殊,他们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但可以是权臣,也可以是军阀。

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人叫做死太监

曹公公:你坏坏~

太监由于身体上的某种残疾,大多数心理变态,这些人出身低贱,读书很少,根本不懂治国理政,不好色,又不用考虑子孙后代,所以动机很单纯:一要权,二要钱。因为没有后代,他们又很受皇帝的信任,成为制衡朝臣集团的一股力量。但是,这种平衡游戏一旦玩脱,皇帝就成了他们手中的筹码。

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国家一再发生作为外戚的大将军和宦官轮流争权的戏码,而且最终掌握全国兵权的大将军还都死在宦官手里。

东汉顺帝死后,梁太后的弟弟梁冀专权乱政,陷害忠良,公元159年,27岁的汉桓帝刘志联合宦官单超,徐璜等五人,派御林军包围大将军梁冀府邸,收缴了他的印绶,这个恶贯满盈的跋扈将军感到末日来临,就服毒***了。

“为什么每次都是我?”——西南某国的哀嚎

公元前219年,横扫***的秦始皇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武功,他以屠睢为将,发兵50万远征南越,一年后秦军在桂林一代惨败,屠睢战死。暴怒的嬴政在修好灵渠粮道后再次发兵30万南征,破百越后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其中象郡即后来的安南。

公元前112年秋,专治各种不服的汉武帝以南越丞相杀了国王还敢杀大汉将军为借口,直接发兵10万分五路并进讨伐南越。一路横冲直撞后再次冲进了中南半岛,然后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遣伏波将军马援率8千汉军去岭南平叛,极其凶残的马援再次杀进了中南半岛。一番砍瓜切菜后,在交趾立了一个铜柱子,还向上天祷告,宣称“铜柱折,交趾灭”。

公元605年,刚刚登基的隋炀帝以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万余再次杀奔中南半岛。这次他们的目标有点远,是半岛南端的林邑国。刘方又一通砍瓜切菜之后,林邑国主被逼上船逃跑,国都被攻陷。

公元638年,已经横惯了的唐太宗听说中南半岛又生事端,额.....这次他压根就没从中央调兵,直接让交州都督李道彦去平叛。那李道彦是个连自己都敢毁容的狠人,去了以后又一通砍瓜切菜,顺便说一下,那只能叫平叛,因为那阵子那边都是唐朝的。

公元981年,不太打得过辽国的宋太宗决定找个软柿子欺负,这老兄以恢复丁朝为名再次向中南半岛出兵。不过宋太宗没辜负润公对他的评价,他是真的不会打仗,四万大军先胜后败,最后撤回了本土。

公元1257年,这次轮到元朝了,不过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这次有点卡脸,足足分三次打了31年,前后动员了50余万大军,最终还是没能拿下中南半岛。忽必烈临死之前还在心心念念的出兵西南,只是已经没有机会了。

公元1406年,轮到明朝,朱棣逮到一个以臣背主的借口后,让名将朱能率军再次进攻东南半岛。据说足足动员了80万大军,那边的史料更扯淡,明朝的军队数量快达到人类极限了。总之这次彻底灭了胡朝,把安南并入版图。

公元1788年,清高宗乾隆再次惦记起了那边,还是以调节对方内部矛盾为理由,用孙士毅为主帅进入中南半岛。至于兵力就又逗逼了,《清史稿》里说连民夫在内才1万5,而那边的记录是29万。不管多少吧,反正这次也打输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就这么来到了1***9年,我兔在报纸上刊登了传统暗号“勿谓言之不预也”!那边没太听懂;继而又声明“是可忍孰不可忍”!那边还是没听懂;无奈之下我兔只能表示“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喽”。

实际上,当我们在回看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的时候,其实很容易发现一个王朝的发展规律,那就是王朝因勤政而兴,因暴政而亡,这是王朝发展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的时候,都会总结前朝的得与失,以来改善自己的统治,但当王朝进入中后期的时候,统治者则慢慢疏于对此的重视,于是出现怠政和暴政,最终导致王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这是每一个封建王朝所逃脱不了的规律。

如题所问,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经常上演着一些虽然不同但实际上是似曾相识的***。今天说的这两件事情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和明朝衰落得“土木堡之变”。

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朝南下进攻北宋的首都东京,而在这之前金朝已经进攻过但没有成功,而这次不同,金朝取得了大胜,攻下了被动首都东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虏,而这也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除徽钦二宗之外,北宋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国。宋徽钦二宗被迁往燕京、中京、上京、韩州等,最后被迁往五国城。宋朝皇室的女子多被送给金朝贵族当妃嫔或者是奴仆。宋徽钦二宗最终惨死在他乡。

322年后的1449年,即明正统十四年,皇帝被俘的***再一次发生。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面对瓦刺的挑战,在没有认清形势的情况下,在太监王振的挑唆下,御驾亲征去攻打瓦刺,但是在行军的过程中,又是太监王振为了让家乡父老看到自己的荣华富贵,故意让明英宗朱祁镇带着部队绕道其家乡,但中途因为道路难行的原因,只好令大军掉头折回,但此时明军早已贻误战机,被前来的瓦刺大军所包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土木堡之变让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大明王朝受到重创,从此开始走上下坡的道路。

综上所述,两个封建王朝,一个北宋王朝,一个大明王朝,两者相隔三百多年,但是两个封建王朝都犯了同样的毛病,那就是怠政和懒政,缺少了创业初期帝王的勤政与勤奋,满足于现有的一切和享乐,最终导致皇帝被俘虏的耻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