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杭州岳飞庙历史***概括,岳飞庙 杭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岳飞庙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杭州岳飞庙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陪秦桧跪在岳飞墓旁近千年?

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陪秦桧跪在岳飞墓旁近千年

此题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

我们应尊重历史,即便讨论历史真实,也要了解历史亊件的釆胧去脉,还原本来真相。

杭州岳飞庙历史事件概括,岳飞庙 杭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岳飞被害后二十来年就***正名,得益于许多抗金名将健在,而不是凭一二人之力。所以岳飞是铁定的民族英雄

岳飞墓前的跪着的铁人是明朝早期,由当时杭州府出台着手经办,也不是岳家后人能办到的事。

至于墓前跪着5人,我们力求真相,此5人与岳飞被害的关系,当时这5个人的处在什么地位置的重要性,奸臣就是奸臣,历史再过一万年也改不了历史真实。

杭州岳飞庙历史事件概括,岳飞庙 杭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秦桧不跪何人跪?秦桧是在金回来是有目的,在任宰相时期,本来在众抗金将军的苦战下宋领土逐渐被收复,而秦桧却想方设法割地求和,跪地求荣,阻断抗金亊业,以不顾二帝被却之耻辱,承愿跪着偷生,也不愿站着做人,彻彻底底是金人咬人的狗。

秦桧下手4人都是秦培养的狗腿,都是安在各个要职部门的重要主办,死不足惜,跪不足惜的人物。我以前就此人论述过,在此不再重述此4人。

明朝立岳墓前跪相,它与宋朝离代相近,了解真相,不是由凭空穴来风。

杭州岳飞庙历史事件概括,岳飞庙 杭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我们为什么不尊重历史呢。

题主说的该是中兴四将中的张俊吧?这个人军事能力的确不错,且政治嗅觉敏锐,对高宗有拥立之功,是南宋追封的异姓七王之一。但过硬的军事并不能掩盖其卑劣的品格,如果他只是媚主无度,转而支持求和,并不会跪在岳飞的墓前。可是他直接参与了对岳飞的迫害,并罗织了最后致武穆公于死地的罪名。

其实岳飞被定的罪不止那个莫须有的谋反,而且即使在南宋,单凭莫须有的谋反也不能致岳飞于死地。岳飞的定罪文比较长,老朽不便全文转述,只说其中内容。其实岳飞的罪名有三条:

1、征讨稽期,坐观胜负,十五次受亲札指挥而顿足不前。

2、指斥乘舆。

3、移书张宪,“措置别作擘画”,致使张宪意图谋反。

很多人拿着这篇定罪文证明岳飞确实该死,杀他不是只有莫须有的谋反云云。事实真的如此吗?老朽不才,愿意和诸君共同分析一下。第三条的移书张宪就是臭名昭著的莫须有,这条罪名所以是莫须有,是因为岳飞的书信没有拿到,文中说张宪烧了,而张宪的口供也没有,有的只是王俊的检举。这样的官司定张宪的罪都难,更别说攀咬上岳飞。这条罪的诬陷程度很多高贤已经分析透彻,老朽就不再赘述了。

老朽要分析的是,这三条罪其实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它们的起源都是那场柘皋之战。绍兴十年,岳飞等人北伐被高宗诏回后,金国于次年大举进攻淮西。南宋以张俊为主将进行反击,岳飞和韩世忠配合。所谓的十五次亲扎就是这次战役中来的,如果乍一听岳飞受十五次亲扎不进兵确实有取死之道,但如果仔细看里面的内容就会发现,罪名罗织之***,莫过于此。亲扎及岳飞的回书内容纷繁,不便一一罗列,老朽概括总结一下,亲扎从绍兴十一年正月二十九日到三月十七日之间。前四个亲扎是战略讨论内容,高宗希望岳飞去江州协助防守,岳飞希望优先进攻中原,即使不进攻中原也可以攻击薪、黄两地,收腹背夹击之效,起码也可以围魏救赵,高宗亲扎更倾向后面的战术。鉴于送信往来速度,岳飞应于收到第二或者第三封亲扎时的二月十一日就起兵出击,日行近200里,抵达黄州。

二月十九日高宗回复岳飞起兵的亲扎确定粮草事宜,岳飞于二月二十三日抵达舒城向庐州进军,此时张俊已打退金军,并公文告知岳飞“虏已渡淮,前途乏粮”,并命令刘琦也退回太平州。战役主将的命令不听不行,即使想不听岳飞也没有粮草,所以他移师池州就粮,并向舒州移动,同时上书高宗等待新命令,这个过程发生在第五到第十封亲扎之间,时间已到三月五日左右。其实张俊应该有独享战功的意思,岳飞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但是此时金军并没有全面退出淮西,张俊的情报是错误的。

第十一封亲扎是命令岳飞戒备,此时完颜宗弼突然又猛攻濠州,于是三月十日的第十二封亲扎又命令岳飞去庐州参战,需要注意的是三月八日濠州就已经陷落,且不知死活的杨沂中部已中伏被打的大败。韩世忠赶到战场时已经无法挽回,差点被金军抄了后路。岳飞于三月十二日赶到庐州时前方的败兵都陆续回来了,剩下的三封亲扎和废纸的区别不大。

被来回折腾没能参战的岳飞,看着这些败兵怒火中烧,和身边的人抱怨:“张家、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蹉踏了“。大意是张俊和韩世忠这帮废物的人马,给你一万人都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这便是指斥乘舆的来历,因为张俊带的是禁军,算是御林军一类的。至于其他什么岳飞说太祖三十岁当节度使,我也三十岁当节度使之类的,大抵都缺乏实际证据记录,连定罪文都没有体现出来有这些事情。

历史是人民书写和传承的,公道自在人心,英雄岳飞之所以被千古歌颂,是因为岳飞在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年代,面对外敌侵犯、百姓罹难,岳飞能怒发冲冠挺身而出,保南宋半壁江山,救人民于劫难。人民崇拜尊敬岳飞乃人心所向,是岳飞有功于国、有恩于民。

至于陪秦桧跪在岳飞墓前的抗金将领张俊,既是他与秦桧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的罪有应得。也是其贪财忌贤、争权夺利的所招致的果报。绍兴十一年,高宗受秦桧蛊惑,准备与金议和,为表诚意,首先解除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兵权,升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在此期间,张俊想大权独揽,意在吞并韩世忠的背嵬军,准备去搜集韩世忠的过错,罗织罪状置韩世忠于死地,此阴谋遭到岳飞痛斥,岳飞并向韩世忠通风报信,韩世忠急忙面见赵构涕泪交流据理陈词,秦桧、张俊的阴谋才未得逞,韩世忠保住了性命后力请辞职,被解职后,韩世忠韬光养晦杜门谢客,经常骑驴携酒吃斋念佛,号清凉居士,自得其乐。

秦桧、张俊陷害韩世忠不成,就视岳飞为议和的最大障碍,视岳飞为他们实驰阴谋的最大绊脚石,必置岳飞于死地不可。张俊为了取媚赵构,就附和秦桧制造谣言,随秦桧党羽上奏章弹劾岳飞,岳飞只好提请辞职。

接着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追随秦桧制造伪证,胁迫收买岳飞部将,捏造岳飞谋反的罪名,促成岳飞冤狱,使岳飞父子和大将张宪被惨害。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做为一代抗金名将,却为一己私利所迷失,甘当秦桧帮凶走狗,卖国求荣祸国殃民,成为千古罪人也是其咎由自取。更可笑的是富可敌国的张俊,聪明反被聪明误,死后的财产也被秦桧侵吞霸占,生前跟秦桧同流合污,死后同跪千古,不知有何感想?是何感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岳飞庙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岳飞庙历史***概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