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世界政治战争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世界政治战争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战争的状态,从将军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军需,组织军队,一直到两军对垒交战,其中最困难的就是争取竞争优势。争取竞争优势之所以困难,难就难在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意迂回道路,以小利牵制敌军,比对手后出发,却比对手先到,这就算得上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
这就奇怪了,两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直线的距离最短吗?干嘛要迂回曲折、拐来拐去的兜圈子?
是的,走直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条捷径,其实不然,因为它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最高的。红军从湖南到陕西,为什么不走直线,而是要选择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这样一条道路呢?其意义就是这样一条道路所遇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历史上不少名君良将正是运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导演了一幕幕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的故事。
北宋名将曹玮有一次率军与吐蕃军队作战,初战告胜,敌军狼狈溃逃。曹玮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有人看了觉得不得了,这万一敌军突然杀个回马枪,自己不是死得很惨?于是跑去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也能安全、迅速赶回营地。"曹玮不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吐蕃军队的大将军狼狈逃窜了几十里,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大将军暗喜,还以为这个曹玮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连几头牛羊都舍不得放弃,鼠目寸光,真是没有大气候。如此一想,便掉头赶回来,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便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派人传话给对方大将军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这百十里地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
两位都算得上是枭雄,政治手腕则是小巫见大巫,萨达姆虽然政治幼稚肯定要强过卡扎菲。萨达姆打了两伊战争,接下来又打了海湾战争。两伊战争由于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伊拉克大军所向披糜其实是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不得不说当年的萨达姆的确是的克星。因为美国人与伊朗斗了许多年,不但没有占到便宜,相反还吃了几次亏,如果美国人能利用好萨达姆,美国***就不会面对今天与伊朗僵持的局面。
正是由于两伊战争打的顺手让萨达姆忘乎所以起来,居然有了做中东老大的妄念。此
时美国人如能及早敲打伊拉克,萨达姆可能不会做出从美国人餐桌上分一杯羹的蠢事。吞并科威特等于明目张胆抢夺美国人盘中的蛋糕,此时再教训任性的枭雄已经有点晚。萨达姆虽然是海湾小国总统,野心却是并不比大国总统小。吞下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美国人已达到了目地,杀了萨达姆伊朗少了一个强势敌人。留下萨达姆,则会令伊朗在许多方面受到节制。对美国人有利的一面小布什没看到,萨达姆为狂妄丢了性命,小布什则用弱智为美国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卡扎菲最大的蠢事是参与策划了法航炸机***,利比亚与法国只有相互贸易的往来,并没有深仇大恨。作死的卡扎菲不知中了什么邪症,居然密令特工炸毁了法国民航客机,几百人无辜送命只是满足了卡扎菲变态的心胸。没有理由,没有仇恨,***的同时也为自己买下了通向死亡世界的预约船票。邪恶的***结出仇恨的果,炸机前明智人就能想到吃了这么大亏,法国人又怎么可能放过罪魁祸首。
两位枭雄殊途同归,都去了另一个世界,萨达姆的百万雄师出卖了总统选择不抵抗。这么大的动作萨达姆居然事先丝毫没有查觉,由此可见萨达姆的政治水平低到了出卖了自己,还帮别人数钱的程度。乏善
可陈,萨达姆死在狂妄。
卡扎菲则是死在盲目乐观,反对派初期节段本不是利比亚大军的对手。如果卡扎菲能认请形势,不给反对派喘吸机会。在法国战机飞入利比亚上空前一鼓作气消灭乌合之众,西方国家没有机会介入,自己也不会被无名鼠辈杀死。两位中东大侠最初执政靠的是运气,中间靠的是强权。当好运消费没了时,面对危机两人同样束手无策,政治手腕只是略高于常人,五十步笑百步。
这二位应该是中东前国家领导人了。萨达姆担任伊拉克总统24年,卡扎菲在利比亚执政时间更长,达到42年之久。如果没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力干预,这二位还将继续执政下去。很显然,能在一个国家干这么长时间的领导人,没有强硬的政治手腕肯定是不行的。那么,萨达姆和卡扎菲相比,在手腕强硬上谁更胜一筹呢?下面作一下简单分析。
(萨达姆和卡扎菲能聚在一起,不容易)
从两国人口规模来看,伊拉克人口近四千万,而利比亚只有600多万。并且,伊拉克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比较尖锐,统治起来难度远远大于利比亚。在统治过程中,萨达姆对于一直试图独立的库尔德人毫不手软,坚决镇压,直至库尔德人再也不敢提独立为止。当然,萨达姆对于威胁其统治的什叶派也不客气,比如1991他亲自下令镇压了什叶派***起义。卡扎菲在利比亚的统治就顺利多了,虽然他也曾经用高压手段打击过异己,但相比萨达姆在国内实施的一系列强硬举措,就逊色多了。
除了在国内政治手腕超强,萨达姆在对外关系上也不含糊。在他任总统期间,曾和伊朗打了八年两伊战争。都说伊朗很强硬,但在和伊拉克的对决中,总体是落于下风的。这说明,萨达姆对本国军队的控制能力还是较强的,在对伊朗作战方面也很有一套。随后,在萨达姆的决策下,伊拉克军队又迅速攻占科威特。不过,这直接招致了海湾战争和十年以后的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虽然最终失败,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和美国实力悬殊太大,伊拉克军队内高级军官大多叛变等,萨达姆再强硬也无力改变这些。卡扎菲当了四十多年的领导人,除了参与制造了一起洛克比空难,招致全世界的声讨外,和贫弱的乍得之间的战争也是很失败的,这说明卡扎菲在这方面的手腕也不如萨达
姆。
如今,这二位都早已做古。在他们主政时,虽然也干了不少不合时宜的事,但国家是完整和富庶的,民众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安居乐业。所有这些,都需要领导人很强的政治手腕做保证。可惜,这二位走的有点偏,某个阶段的统治还沾染了些许血腥和暴力,这无疑为那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国家提供了干预的口实,从而让那些西方强盗发动了更血腥更暴力的军事入侵,导致了萨达姆和卡扎菲的悲剧命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政治战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政治战争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