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龙岩抗战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龙岩都有哪些当地的名人?
  2. 福建的龙岩都有哪些特殊的习俗?

龙岩都有哪些当地的名人

你知道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是哪里吗?中国有以“龙”字命名的省份如黑龙江省,有以“龙”字命名的县如浙江省游龙县,以“龙”字命名的镇和村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只有龙岩市一家。龙岩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有“红色上海”美誉的县城,孕育出一位著名的白袍小将。

“龙”字寄托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龙岩市名带“龙”,也出了很多风云人物,比如唐代高僧潘了拳、明代航海家王景弘等,现代的羽毛球冠军林丹、举重冠军石智勇等,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头条的创始人CEO张一鸣也是龙岩人。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更是出了张鼎丞、杨成武、刘亚楼、邓子恢等一大批开国将军。今天我们介绍的便是出生于龙岩的上将杨成武。

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成武,生于福建省龙岩***汀县。长汀县可是闻名的革命老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第一个设市的城市就是长汀,曾长期是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在这里有过红军太多的第一,第一所红军医院、中央苏区第一支红色赤卫队、第一批军需物资……这里还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中央苏区的发源地之一,因此长汀县享有“红色中华第一市”和“红色小上海”的美誉。

生于斯长于斯的杨成武,自然很早就接受了红色革命的熏陶和教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武将大多是像李云龙这样比较粗犷的,但是杨成武上将却因为长相清秀而被称为“白袍小将”。不过在作战的时候,杨成武可是非常勇敢的,红军时期就因为战功卓著而一路升至红一师师长,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等很多战斗都是杨成武亲自上阵指挥的。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15师主力团团长,被誉为日军陆军“名将之花”的日本阿部规秀中将(死后追封),便是在杨成武指挥的黄土岭战斗中被击毙的,震动了日本华北方面军。

***时期,杨成武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率部指挥或参加了清风店战役、绥远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著名的战役战斗,战绩斐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杨成武又带领队伍开赴朝鲜战场,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联合国军作战,在文登川之战等战役中击败美军,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介绍几位龙岩的当地名人与朋友分享。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8军团卫生部书记,参谋处书记,红31军91师政治部宣传分队长。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技术书记,青年纵队政治部秘书兼总务科长,新编第4旅供给处政委,冀南军区供给处政委,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治处副主任等职。

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供给部政委,第二野战军第10军后勤部副政委兼供给部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0军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2011年3月23日在上海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方面军1军团第1补充师排长、连长。参加过苏区历次反围剿及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连长,东进支队4大队营长,八路军115师教导第5旅15团副团长,山东滨海军区第4团副团长,独2团团长等职。

***时期,曾任山东军区警备第11旅第11团团长,滨海军区第2军分区参谋长,陇海东段警备部队司令员,滨海军区警备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9师师长,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后备兵团训练司令部步兵第1师师长,豫皖苏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福建的龙岩都有哪些特殊的习俗?

龙岩的特殊习俗还是有蛮多的,所谓的特殊即是指特别,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龙岩的特殊婚俗:

龙岩地处福建的西部,俗称闽西。当地人也被称之为客家人,他们的语言主要是讲客家话,所以结婚的时候也大都走客家人的迎娶习俗。

首先,男方家的迎亲队伍要先抵达女方家,然后,新娘出门时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一双新的鞋子(大都是红色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过米筛”,它的意思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也俗称为财气),到婆家再去重创业

接下来的是,新郎要接着背新娘出家门,上车的时候(古时候是用轿)女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人,就像泼出去的水。

按照习俗,这时候新娘就要放声恸哭,表示是有感情的不舍。

等到了男方家后,会有一个有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这个表示“兴旺”。进门的时候,新娘要跨鸡过去,表示“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就可以进洞房,这时候婚宴才算是开始。

还有一个就是深夜闹洞房,这个是根据每个地方不同,视情况而定。

龙岩是客家人居多,所以特殊的习俗也是客家人特有,以下介绍两个,“客家娶亲”和“连城走古事”,欢迎补充指正。

客家娶亲

曾经去永定土楼,有幸见证了一次客家娶亲的场面,颇有古代风范,在这里是真正的中国式结婚。

首先,男方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郎把新娘背出家门,上花轿(真的是古时候用的那种),新娘的家里人用一碗水泼到轿上,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并且在此时,新娘放声恸哭,表示对家人的不舍。

到达男方家后,会有一个福命妇人,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领着新娘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象征“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连城“走古事”

“走古事”是连城县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活动,主要以戏曲装扮的儿童立于轿台之上,由22名青壮年抬着,于正月十四上午十点钟,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赛,直走到领先的“天宫”棚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时,鸣铳进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事”结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队到村中的溪流里,鼓乐队相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径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激烈兢争,直至抵达终点方允遏止,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兢争中健身,是春节期间独特民间体育、***活动。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习俗,但大部分的节日都相差无几,比如结婚、元宵等等,这些都大同小异,但是还有一些是不一样的,现在我带你感受一些龙岩不一样的习俗。

做客吃粉肉蛋

龙岩有句谚语:“见官不头前,做客不落后”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嘻嘻):客家人在以前招待客人的时候,第一个客人碗里剩下的粉肉蛋,会继续掺和起来,招待后来的客人,这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哦!

还有就是以前客家人招待客人,都是标配的粉肉蛋,一碗热气腾腾的粗米粉,上面有几块肉片或鸡肉和两个蛋,还有一条染红的米粉。吃这种点心很有讲究,大人会教你学会客气,一节红粉不能吃,夹到碗边留着,其余的粉也不能全部吃完,应留一个蛋和约二分之一的米粉,蛋吃一个留一个,龙岩习俗叫做“留禾仓底”,意在有余。

入学吃葱

“入学吃葱”简单的字面意思确实就是,上学前会有大葱吃。葱与聪谐音,希望读书聪明智慧之意,但是据老人讲,旧时小孩入学,要举行“开蒙”仪式,家里要备三牲和其他一些东西祭祀孔子

没有参加这种仪式的孩子,就只是吃一碗母亲煮的一碗粉和蛋,上面放二根葱。家里的意思并没有让孩子稍识诗书,明白事理,接他们的班,做一个诚朴纯纯良的农民,而是希望我们长大了知书达理,能够去“吃头路”,在外谋职过日子。

放孔明灯

旧时的客家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都会放孔明灯,为了庆祝日本宣布投降,城乡民众欢喜若狂,到处燃放鞭炮,热烈庆祝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夜里举行灯火***,浩浩荡荡的***队伍绕村一周。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之后不断升起的孔明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龙岩的抗战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