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秋开始的历史事件是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春秋开始的历史事件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所说的春秋时期,是根据一本影响广泛、定本于孔子之手的书——《春秋》而确定的,开始于公元前770年,这一年的标志***件是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也就是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止。其后就是战国时期。
春秋处于东周的前半段,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虽然时间不长,但中华文明于此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春秋时期的开端,也就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是周平王迁都。这件事还要牵扯到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即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既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也是春秋时期的开端。春秋就是东周的前半段,一般认为结束于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
公元前770年。
春秋时期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春秋开始的标志***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
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1、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新的经济,社会制度的产生。
2、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加速了各区域的民族融合,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春秋时期的开端,也就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是周平王迁都。这件事还要牵扯到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即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既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也是春秋时期的开端。春秋就是东周的前半段,一般认为结束于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
谢邀,《春秋》是按鲁国的年号为顺序记录历史***的书籍,体例上属于编年体。与司马迁的《史记》的传纪体不同。编年体以时间为纲,传纪体以人物为纲。后世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春秋》是孔子编修的史书,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很有个性的,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这个人很轴。形成了自已的世界观后,先是云游天下,宣扬自已的主张,没有人听,就把自已的主张,贯彻到自己编修的史书中,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就是根据自已的主张,对历史***进行点评,好的点赞,坏的吐槽,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孔子毕竟是大家,不象我等粉丝或喷子来得这般直接,而是通过对历史***的选择定性来体现,好的铺陈,坏的删削。这种办法称为"笔则笔,削则削″。山东话″削你″。恐怕是孔子这里学来的。这套办法,懂历史的可能心领神会,不懂历史的可能摸不着头脑,因此,儒家的门徒将这种套路称为″微言大义^。需要专门注解才能彰显出来。所以《春秋》传世,分别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从不同侧面来彰显《春秋》中隐含的大义。″春秋笔法″对后世史书的编纂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史书的担当主要有两点,一是知兴废。就是通过历史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为后来的决策者提供案例。二是明善恶。就是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褒善惩恶,让当事者懂进退,知荣辱。因为人是有生命限度的,很容易象路易十五那样犯浑″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中国是个宗法思想很深的国度,个人名声会波及后代,所以对史书的记载看得很重,因此,史官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职业。而″春秋笔法″提供了一种秉笔直书又规避风险的可能,所以为后代史官所依重。当然,也为后代史学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开始的历史***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开始的历史***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