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慈禧在北京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慈禧在北京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00年6月,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领八国联军从进攻北京,8月14日,北京城被攻破,8月15日凌晨,在一片慌乱中,慈禧太后带领着宫中一行人离开紫禁城,一路往西,开始准备去的是山西太原,后来发现太原离北京较劲,容易被洋人追上,所以就把逃亡的目的地改成了西安。在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往西安的路上,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历了或许是他们一生中物质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
慈禧太后等人为了防止被认出,在逃出宫的时候居然患上了民间老百姓穿的衣服,光绪帝也是如此。在一路上由于准备不充分,慈禧太后忍饥挨饿,一直到了山西怀来县才得到了官方的接济。山西怀来知县吴永在接驾的时候带了很多鸡蛋,慈禧太后这般高贵的身躯居然连吃了数个,可见真是饿极了。
除了吃食之外,一路上由于缺乏充足的准备,慈禧太后一行经历了许多非常尴尬的事情,包括如厕、洗澡等等,所以慈禧太后的西逃行像个逃难队伍一样。
最重要的是慈禧太后在西逃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过错全部怪罪于义和团的身上,因而为了讨好洋人下令铲除义和团。于是清廷官方此后开始和洋人合作来铲除义和团,这也是慈禧太后在西逃的过程中做的重要的政治上的决定。
慈禧太后西逃的一行还有很多官员陪伴的,包括荣禄、刚毅等等,西逃的悲惨经历使得慈禧太后在此后充满了罪恶感,因而最终主导开启了清末新政。
慈禧太后无法忍受西方列强对清朝的政治讹诈,在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英、法、美、日、俄、德等11国宣战,这引发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清朝末年欧、美、日帝国主义国家希望让光绪皇帝亲政,不想让慈禧太后管理清朝的国政。这激怒了慈禧太后,她想向欧美西方国家宣战,但是遭到了主合派大臣徐景澄的反对。主和派知道清朝国力没有欧美国家强大,如果与欧美国家宣战清朝必败。但是慈禧太后不愿意失去对清朝的控制,因此把主和派大臣许景澄等一批人全部斩首,并且在1900年6月21日向11个帝国主义国家宣战。
这11个国家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慈禧太后并且把宣战书送给了大清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手里。此后慈禧太后拿出10万两私房钱,对义和团进行资助,让他们攻打天津的外国租界、围攻北京的外国使馆,杀死了很多洋人。
而欧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早就想对大清国发动一场战争,而慈禧太后怂恿义和团火烧教堂、杀洋人这给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提供了借口。1900年5月8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八国决定出兵中国。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守,清***8月7日命令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李鸿章为协办大臣正式向欧美列强求和。8月14日北京失守,8月15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所到之处***放火、无恶不作,他们从紫禁城、***、颐和园中偷窃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国家财富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慈禧太后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带着光绪帝一共五辆马车,开始向西安方向逃跑。由于慈禧太后逃跑比较匆忙,因此没有带多少食物,使得慈禧太后一连两天没有吃一点儿东西。慈禧太后经过山西后吃喝穿戴才算是有所好转。经过李鸿章与欧美日列强谈判后,双方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自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苦难。慈禧太后于1901年10月6日带着3000辆行李车,从西安出发经历三个月,于1902年1月8日返回北京。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开始攻打北京城。 慈禧接连5次召见军机王大臣等,决定“出京”作“暂避之计”。王文韶当日记道:“我蒙召见五次,至刻刻召,仅有刚、赵二人同在,太后云:只剩你三人,务须随驾,其余之人各自回家,已丢我母子不顾矣。”除刚毅、王文韶、赵舒翘三人在值外,御前王大臣等均散值,各自回私宅,慈禧对军机大臣王文韶说:“尔年高,吃此辛苦,我心不安。尔可随后赶来。刚毅、赵舒翘孝能骑马, 必须同行。”
为何逃到西安城?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最厉害的还是海军战舰,其次是洋枪大炮,去了腹地西安国外的战舰自然无法打过来,以八国联军当时的人数不至于跑到腹地侵略。
西安十三朝古都,自古是有龙气
因为当时战争时期,万一说谈判当时未谈拢,八国联军占着北京不走,就必须选择新的国都,那么西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时一步到位既然都逃出来了,就必须做万全之计。
况且西安的地理位置自古都是易守难攻。
综上第二点才是最后为何逃往西安最重要的原因!
清朝后期***如斯,特别是文字狱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由此开始了百余年的屈辱历史。慈禧太后的一句:“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8个字道出了清王朝的态度,更是令人震惊和愤慨。
果然,清***的无能和放纵,给了西方列强侵略的更大野心和胃口。1900年6月21日,八国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清***虽然最开始发布诏书要求决一死战,但决战的结果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联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
这时,京城还有八万守军,人数多于列强数倍,然而,慈禧太后却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选择了“潜逃”。对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皇后隆裕、大阿哥溥儁、御前大臣王文韶、刚毅等人向西而逃。
慈禧太后一行逃到延庆州,延庆知州秦奎良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并将轿子献给太后,使得他们的处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到了怀来时,路上又有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兵勤王且携带饷银数万加入队伍,慈禧一行人安全得以保障。
直到行至宣化停留暂住了几天,又得到喘息补给之际,光绪皇帝做惊人之举,他下达了罪己诏,并着令留京的王公大臣和洋人交涉办理善后事宜,同时下令解散义和团。
接着慈禧太后做惊人之举,他下令圣驾经过,沿途十里以内,豁免本年丁粮。另外,怀来知县吴永因接驾劳苦功高升为知府,宣化县知县陈本也得刚毅保奏,留军机处备案,可谓时来运转。
直到西安,慈禧太后又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两宫一天的开销就超过200两,在西安驻跸一年的时间,在京城的李鸿章已经促成议和并签订了《辛丑条约》,随着局势的稳定,慈禧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逃跑时狼狈不堪,而回去时却风光无限。此时回宫的队伍已是数万人马,从西安到北京沿途也建好了富丽堂皇的37座行宫。
情况稍有好转,清廷当朝人又露出“奢侈***”的面目,对此,有识之士纷纷感慨:大清要灭亡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慈禧在北京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慈禧在北京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