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青岛建筑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青岛建筑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
当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青岛总督府位于龙山路26号,整个建筑坐落于信号山,依山面海。此楼由德国驻青岛总督特鲁泊下令建造,1905年动工修建,1907年基本完工。该建筑是石 、钢、砖、木的混合体,大部用花岗岩砌就主体。建筑最高处是35.9米,楼顶四面呈不对称结构,有大理石圆柱拱起的尖堡,有山崖般的大斜面造型,极富变化,并饰以明丽的红蓝顶色,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精巧纷呈的宫殿。共有大小房间30个,其中展厅又14个。各个展厅互相连通,却又各成一体,更令人称奇的是,每个展厅又三个不同之处,其内部装饰之豪华、造型之典雅。
瓦与木材:迎宾馆的屋顶瓦片有多种颜色。这些瓦片都出自青岛及周边地区;而木材则大多是德国本土的;走廊和屋面的木架则部分选用了美国红松。
太阳石:西立面的这块太阳石有极强的象征性,东方升起的太阳象征着德国新得到的殖民地。14块石头光柱表示18***年11月14日德国占领青岛。从西北向拍摄到的迎宾馆正面图。
地下室:北面的一个小门可以进入地下室,其实地下室大部分是在地上的。建筑投入使用的时候里边设置了酒窖、厨房、台球室、供暖室、厨房,还有部分房间是为服务人员的宿舍。地下室使用了大量的瓷砖。
毛主席1957年的曾在这里住过。
青岛是海滨旅游城市,是国家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副省级城市。
青岛于1891年建制,至今已有127年历史。从当年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国家强二线城市,正积极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要说青岛的地标性建筑,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
1.五月的风。
五月的风雕塑位于青岛市***前的五四广场,主体高30米,直径27米,***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炼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青岛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说起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一点不为过。青岛之于五四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青岛曾经被德国和日本占领过,并留下了很深的历史痕迹。青岛市***前广场以“五四广场”命名,并建造“五月的风”雕塑,寓意深远,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
因此,五四广场和五月的风雕塑作为青岛市的地标性建筑,毫无疑问应该排第一位。
一提起青岛,人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想起栈桥,五四广场这些地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地标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城市的新代表符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方影都
东方影都是万达集团在青岛投资500亿元建设的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是国内首个为电影盛会专门量身打造的艺术殿堂,其中包括电影博物馆、***会展中心、***产业园等多个项目,将打造***拍摄、***制作、***会展、***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全产业链。
青岛海天中心
海天中心是集酒店、公寓、办公、会议、观光、文娱、商务等七大业态于一体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由瑞吉酒店、国际宴会、海天大酒店及会议中心和高端海景公寓等区域组成,为青岛在建第一高楼,未来将成为青岛城市旅游的新名片。
要问青岛标志性建筑,作为一名青岛土著,将“从历史的和新晋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多角度来介绍。
【历史的】提到青岛,很多人眼前会浮现栈桥、八大关建筑、青岛天主教堂(青岛圣弥厄尔教堂)等,这些都是青岛历史上遗留的经典的标志性建筑。
【东海岸的】改革开放后,青岛市***东移,五四广场上那个大火炬,“五月的风”雕塑,成了著名的青岛标准。2008年奥运会期间,青岛奥帆赛举办地的情人坝,也成了新的标志性建筑。
【新晋的、西海岸的】以上这些都是在青岛的胶州湾东岸,在胶州湾西岸,也就是西海岸新区,也有新晋的标志性建筑,其中有,唐岛湾的“青岛之眼”摩天轮,还有,星光岛的“珊瑚桥”,“金贝银螺”大剧院。照片是实拍珊瑚桥和大剧院夜景。#青岛身边事# #我眼中的青岛#
青岛或许是欧洲以外留存德国建筑最多的城市,经历百年岁月和两次世界大战,这里仍旧保留着360多座德式建筑,成为老城最有魅力的风景。对游客来说,以下几座位于老城区沿海一带的特色建筑值得一看。
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德国建筑江苏路***教堂建于1908年,是来青游客的首选游览景点。这幢中世纪古堡风格的优美建筑宛如一座童话古堡。构造特别的钟楼每天报时。在礼拜时间之外,每周五晚上的青年聚会和周六晚上的慕道,允许非***参加。地址:江苏路15号
位于信号山山脚的迎宾馆建于1905年,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曾为德国提督的官邸,后成为接待国家政要的迎宾馆。这座当时造价最贵的建筑内部典雅华贵,所用建材都从德国运来。馆内收藏有多件珍贵,其中一架1876年德国钢琴,在全世界已所剩无几。地址:龙山路26号
建于1903年的的胶澳总督府旧址是青岛德式建筑中最气派的一个,是过去德国驻青岛总督和海军要员办公的地方,现为青岛市人大和市政协办公地。地址:沂水路11号
建于1932年的圣弥厄尔教堂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和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可容纳***千人,建议避开人多的时间游览。地址:浙江路15号
栈桥、火车站钟楼、市***总督府,八大关花石楼,天主教堂,小青岛,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教学楼区,大学路博物馆,八大关公主楼为代表的万国建筑群,五四广场区域,青岛电视塔,黄岛万达影都,崂山下清宫,海云庵,天后宫,常州路德国监狱,劈柴院民俗街,好多德式建筑、欧洲建筑、日式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青岛建筑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青岛建筑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533.html